(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以其生一切有漏无漏之诸法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冥界之神祇。如十王经所载之秦广王、初江王、阎罗王、太山王等冥界十王;阎罗王五天使经中所载之生、老、病、死、刑...佛教传入我中国内地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位于河南洛阳市东10公里。据传东汉永平七年(64),明帝闻西方有异神,遣郎...(术语)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指促使众生发菩提心之四种力,即自力、他力、因力与方便力。(一)菩萨及一切世间之人,不假他人之教诫,自能以精进勇...(术语)金刚部与莲华部。胎藏界三部中之二部也。秘藏宝钥下曰:海滴金莲亦我身。性灵集七曰:金莲性我孕本觉日。【...(名数)云门宗之三高僧也。元至正年间,云门山有三禅师。一浮休允若,二断江觉恩,三休耕逸。三师时居韶州云门山,...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年御读经。日本宫中每逢春秋(二月、八月)二季,各择吉日四日,依例召请一百僧人,诵读大般若经...(一)日本佛教用语。即朝、夕之讲座。指修法华八讲时,于一日中设朝夕二座而讲论。八讲须四日而毕,十讲则须五日。 ...(物名)禅律诸寺门有大书禁荤酒入山门之碑石也。为立于戒坛前之石,故云戒坛石。...梵语 ānantarya-mārga,巴利语 ānantarika-magga。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之烦恼,而不为烦恼所障碍之修行,由此可无...全一卷。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编集。又作出像大悲忏法、大悲心咒忏法、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因拨果。如是之人,其天姿实足以继往开来,由其最初一步,未...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盆前夕梦见一个婴儿坐在莲花之上,手捧而得之,醒来时便生下了...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却是没有福的人。我们现在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是知圣人之心。以慈为本。 经云。孝名为戒。斯则...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成就离一切相;第二个要成就即一切法。在我们的菩萨道当中...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法师答: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类整体的共...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他终于庄重地受了菩萨戒,非常神圣,非常喜悦。那时的我,...
种子识
【佛学大辞典】
上篇:种子惑 | 下篇:种子识六义 |
【四缘不得安隐而住】 p0463 瑜伽九十八卷十四页云:复次若有苾刍,于诸觉支,方便修习;由四因缘,令其不得安隐而...
冥祇
白马寺
僧伽吒
四力
金莲
云门三高
季御读经
朝座夕座
戒坛石
无间道
大悲忏法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妙高禅师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