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Phālguna,比丘名。因十二月之星而名之。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颇勒具那,此十二月星也,此人从此为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定光,梵名 Dīpajkara,巴利名同。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出现于过去世,曾为释尊授记之佛。又作锭光如来、然灯如...梵语 mada,巴利语同。音译末陀。心所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谓不对他人,而仅对自己之种性、色力、...(术语)普化道俗之教,谓之化教,偏制比丘行法之教,谓之行教。化教为经论二藏之所诠,行教为律藏之所诠也。南山戒...乃指摩诃止观卷一上所述不同发心之十种众生。即:一为火途道,二为血途道,三为刀途道,四为阿修罗道,五为人道,六...梵名 Airāvana。为因陀罗天所乘象王之名。又作伊罗钵那、[医-酉+土]罗叶。此象长九由旬,高三由旬,常住于第一金...【二种有】 p0022 大毗婆沙论九卷五页云:然诸有者,有说二种。一、实物有。谓蕴界等。二、施设有。谓男女等。...指禅家之上位。例如东序之人以佛座在上,而以己之右肩为上肩,西序之人则以左肩为上肩。我国秦汉以前以右为上,后世...【阿赖耶识与转识相应善等心所俱转转相】 p0785 瑜伽五十一卷七页云:复次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于转识相应善不...佛学大辞典曰:梵语尼底,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曰:于出...巴利名 Patthāna-ppakarana。原称发趣大论(巴 Patthāna-mahāpakarana),或单作叉(巴 Patthāna)。本论详述...梵语 mātsarya-rāga。悭吝贪着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上):“若以小...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出禅宗的宗旨: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可知参禅的目的是明心...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很难讨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们出...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头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非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会大发慈悲,帮信徒...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不要搞那么复杂。但是这种说法对...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到修净宗念佛法门要发愿,发愿所要参考的依据,是阿弥陀佛四十...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管一个僧人比管一千个兵还难。我以前还不太理解,认为出家人都...问: 数年前我因车祸伤身,现在行走还是不便,我虽已皈依佛门我却不知该多看哪些经书?我该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化时,首先...
颇勒具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颇尼多 | 下篇:颇勒窭拏 |
梵语 upanayana。印度四种姓中,再生族(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为进入婆罗门教四期之第一期而举行之仪式,称为入法...
定光如来
憍
行教
九缚一脱
堙罗婆那
二种有
上肩
阿赖耶识与转识相应善等心所俱转转相
发愿
发趣论
悭贪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一钵饭
佛你为什么不帮我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