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比丘六物之一。又曰漉水袋,滤水囊。漉水去虫之具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漉水袋法,物虽轻小所为极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 览字置于两眼,转肉眼为法眼,谓之无垢眼。大日经七曰:安立无垢眼。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法住随转】 p0762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卽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卽...(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有因法】 p0539 瑜伽六十六卷七页云:复次若善不善无记诸法所有种子,未被损害;彼一切法,皆由能生生起因故...瞿波罗,梵名 Gopāla,巴利名同。意译牧牛、地护。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瞿波罗龙王栖居于北印度那揭罗曷国之龙窟。...(杂名)古时南印度之铁塔也。相传大日如来所说之法门,其上首金刚萨埵辑录为经文藏于塔中,龙树菩萨开之,由金刚萨...指配戴于耳部之饰物。即贯穿耳部以垂挂珠玉之环。又作珥珰。关于耳珰之梵语,诸经所列有异说:(一)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名数)即九想。...(杂名)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出家男,出家女,优婆塞,优婆夷。谓之梵网宗下七众。再加大僧大尼二众,则成九众。...禅宗公案名。佛日,为唐末曹洞宗云居道膺禅师(?~902)之法嗣佛日本空。此公案即佛日本空参谒夹山善会禅师(805~...贪欲的心取著五尘的境界,为四取之一。...(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男人...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在安逸的时候,想到不安逸的时候。安逸的时候有很多不安逸,...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觉听明,常以禅机和赵州禅师论辩,有一天问禅师道:佛陀慈悲,普度众生时总是恒顺他的心...问: 请问法师,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大安法师答: 从佛法的基本原则来看,堕胎就是杀生,而且不是杀一般的蜎飞蠕...有一老妇,总想为自家附近的寺庙做些供养布施,但苦于贫穷,什么都拿不出,于是整日愁容满面,唉声叹气。 一日遇一...
咱们怎么看待咱们自己?每位道友都可以观一观。怎么看待我们自己?咱们善根成熟没有?大家说:老法师你开玩笑,我们...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耳根不仅能听到...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没有好好守护菩提心的缘故,因为自私,我们宁可伤害别人,因为...
漉水囊
【佛学大辞典】
上篇:漏缚 | 下篇:演若 |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干屎橛者,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污秽之意。见会元十五、无门关二十一...
无垢眼
法住随转
善思童子经
有因法
瞿波罗龙王
南天铁塔
耳珰
九想观
下众
佛日豆爆
欲取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我不是佛
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布施微笑

培养我们的善根让它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