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释华严经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出华严大疏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ātavaka。音译阿吒婆拘、阿吒薄俱。十六药叉大将之一。又作太元帅明王、鬼神大将、旷野神。为消除恶兽及水火...(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遍行义】 p1123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谓初地中所证法界、名遍行义。由通达此,证得自他平等法性。 二解 世亲释...(杂语)智度论二十九曰: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人名)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p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啰拏梅低...(术语)因明与内明也。内明亦五明之一。委悉内典之学科。...(术语)戒体之势用羸劣也。比丘等受得戒法,无力严守之,屡发毁犯之意志,故运运倍增,使无表之戒体,时时刻刻势用...(真言) 阿, 尾, 啰, 吽, 欠之五字也。有不空译之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一卷。...(杂名)以七曜与二十八宿相应之日名甘露日,为大善日。宿曜经下曰:太阳直日,月与轸合;太阴直日,月与毕合;(中...四安乐行之第四。又作慈悲接引安乐行、梦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即菩萨愍念众生于法华一乘不闻、不知、不觉...(一)三心(三信)之一。全称欲生我国。即欲往生弥陀净土之愿心。与至心、信乐共为净土门之安心。(参阅“三信”578...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十善业道经...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多说话。小和尚却不同,小和尚总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和尚扫...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的」,这虽然还谈不上彻底解脱,至少可以渐渐摆脱得失的观念,...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没有永远的东西。今天你很有...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候,你忽然发了菩提心,按照佛法真实地去修行,你的心跟佛法相...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天的营养教育外,重要因素还在先天。所以在怀孕之前,首先应注...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诚为不可。损物命而全人命,宜若无罪焉。不知贵人贱畜,常情...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的差异。有优有劣,就是求生极乐净土为优,求生兜率净土为劣。...
华严释经十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周遍含容观十门 | 下篇:十吉祥经 |
梵语 upasajpanna,或 upasajpadā,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槃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
大元帅明王
三归
遍行义
薄拘罗无病
富楼那
因内二明
戒羸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
甘露日
誓愿安乐行
欲生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心可以转业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医者应戒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