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是华严仁王等诸大乘经所明大乘菩萨之十地也。一、欢喜地,为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得圣性,破见惑,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菩萨于此位,成就檀波罗蜜。二、离垢地,成就戒波罗蜜。断修惑,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故云离垢地。三、发光地,成就忍辱波罗蜜,断修惑,得谛察法忍,智慧显发,故云发光地。四、焰慧地,成就精进波罗蜜,断修惑,使慧性炽盛,故云焰慧地。五、极难胜地,成就禅定波罗蜜,断修惑,真俗二智之行相互违者,使之合而相应,故云极难胜地。六、现前地,成就慧波罗蜜,断修惑,发最胜智,使现前无染净之差别,故云现前地。七、远行地,成就方便波罗蜜,发大悲心,亦断修惑,远离二乘之自度,故云远行地。此位即终第二阿僧祇劫之行。八、不动地,成就愿波罗蜜,断修惑,作无相观,任运无功用相续,故云不动地。九、善慧地,成就力波罗蜜,断修惑,具足十力,于一切处知可度不可度,能说法,故云善慧地。十、法云地,成就智波罗蜜,亦断修惑,具足无边功德,出生无边功德水,如大云覆虚空出清净之众水,故云法云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又云教寺。对于禅院或律院而言,即天台华严法相净土等寺院之通称。...【集谛四行】 p1180 杂集论八卷十二页云:复次如是集谛总有四种行相。所谓因相、集相、生相、缘相。因相云何?谓能...梵语 padma。又作波头摩华、钵特忙华。译作赤莲华。属睡莲科,学名 Nelumbium Speciosum, Will。产于印度、马来半岛...【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p12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五页云:问:若厌食想、作厌逆行相者;彼不净想、亦作厌逆行...(经名)三卷,元魏慧觉等译。为集贤圣凡愚之种种因缘事迹者。...(一)指劝化本上记明劝化旨趣之疏。为禅林化主于行走劝化时所持者。[禅苑清规卷五] (二)化,火化之义。化疏,指烧...(杂语)分析微尘至实空也。首楞严经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杂名)译曰一切烦恼。见大日经疏十。梵Sarva-klesa。...梵语 kalpa,巴利语 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于此世罪深见怖畏】 p0752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善能造作自他义利。诸所施为,皆以正法,不以非法。于现...为六成就之一。每一经典首端均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大比丘众”等数言,顺次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楞严咒注音版...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 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春风夏雨固然可以润泽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万物。青少年时,师长们无情的打骂、无理的要求,蕴育我服从、坚忍的...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模范。公,能除私曲猥弊;正,能除邪谬垢染;清,能除粗浊秽...
《地藏经》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地藏王菩萨每日清晨随顺人间,他就入恒河沙定。这个定包括好多定,恒河沙有多少沙子,...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子女一样。你看佛有多慈悲。所以学人常跟你们说佛看我们就好像...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净土法门只要信愿持名就好,不需要那么麻烦,还要持戒这误会...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为,绝不与彼相争相诘。以明理人少,糊涂人多,一有争端,若...
大乘菩萨十地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乘共十地 | 下篇:四乘十地 |
梵名 ?āriputra,巴利名 Sāriputt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
教院
集谛四行
昙摩华
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贤愚因缘经
化疏
析微尘
萨婆吃隶奢
劫
于此世罪深见怖畏
闻成就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星云大师:一切因缘我均感谢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你能够持他的圣号就已经得救了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