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先师谢己得为法嗣之恩之瓣香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Ullambana-sūtra。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阿鞞跋致】 亦名阿惟越致。此云不退转。不退有三义:入空位不退;入假行不退;入中念不退。妙乐云:般若是位...指以无缘之慈悲普遍加被众生之菩萨心。无缘,即无有任何亲疏差别之诸缘。又作他缘大乘住心、无缘乘心。为日本真言宗...(术语)有为法之事体,由缘而生,刹那刹那,其体灭亡,谓之体灭。但灭非断灭之谓,其体灭亡,皆为后生法之因,更生...(术语)权化之外,有实化。同一丈六之释尊,法华已前为权化,法华已后为实化。...是外道的邪见,以五蕴为起见的对象,依色法和心法为根本。六十二见者: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术语)恩爱之系缚也。智度论二十八曰:断诸爱系,直趣涅槃。...(物名)梵钟之俗名。...(流派)具名大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是波斯国之火教也。...(行事)译曰和集。道俗相集为佛事之供养也。西国于安居竟日,道俗云集,为大法乐,名为三摩近离。见寄归传二。...资持记释云:“理忏者,此约观慧推穷业性,明见真理,罪得伏灭,故云忏也。”(事钞记卷二八·五·二) 羯磨疏·忏...大悲咒修持仪轨...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我们觉悟的赞成票的,我们要面对这些缘。这些缘的出现,也是因...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讨论着:诸位比丘!您们认为当六根接触六尘...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九法界众生,所以要把九法界众...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 炼心应...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福建)人,俗姓王。因其后半生常住于...
现在我们末法的众生这个心都是狡诈的,都是虚伪的,都是做表面文章的。所以表现在政治、经济和道德生活当中,为什么...
嗣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嗣法拈香 | 下篇:锅头 |
(杂语)掠取虚头之痴汉也,虚头者虚空也,非可掠取,指慢心躁急之人而言。碧岩第十则曰:州便打云:这掠虚头汉。...
盂兰盆经
阿鞞跋致
他缘大乘心
体灭
实化
六十二见
爱系
钓钟
祅教
三摩近离
理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六根与六尘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千两黄金的福报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