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烦恼能生菩提之华,故名为泥。以与泥能生莲相类故也。维摩经佛道品曰:“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又曰金刚轮座。方座也。大疏十七曰:四方谓大因陀罗座也,金刚轮座也。...指附属寺院之扛舆僧。又作力者法师。乃因昔释尊入灭时,拘尸那城诸力士舁佛棺,故诸山之舆夫称为力者。在日本,出家...【一切行无常】 指一切有漏法,皆不具有恒常之性,故曰一切行无常。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见《俱舍论》卷二十三...又称净土三部。为净土宗依用之重要经典。即:(一)无量寿经二卷,(二)观无量寿经一卷,(三)阿弥陀经一卷。 p6417...(物名)又作犍槌,干槌。集韵曰:椎,传追切,音追,通作槌。...(术语)对于无漏之道具戒而名有漏之诸戒为俗戒。法苑珠林曰:夫戒有三种:一是俗戒,二是道戒,三是定戒。五、八、...(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禅林丧葬仪式。入骨于塔时,由寝堂起骨向塔所,于途中回转其位置,使之向里,并以茶汤供养亡者,此仪式称为转骨佛事...【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p0246 佛地经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净土住处圆满。有何道路,于中往来?大念慧行以为游路。谓...万有之本体。与理性同义。...(术语)又曰清净法眼。禅家以之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鹫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每件事都有一个因,没有...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八风吹不动这句格言。佛家的所谓八风,指利、衰、毁、誉、称、...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时,提婆达多怀毒害之心,诽谤佛,还自认为有理。众人呵叱他,...
有位喜欢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说:以前喜欢古玩,碰到看好的,能力允许就得想办法买回来。父亲劝我:就你那点业余水平...多吃有色的蔬菜,对身体大有裨益。我们按照颜色的由浅到深,把蔬菜分为红色蔬果、黄色蔬果、白色蔬果、绿色蔬果、紫...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为我们理解得不够。有的人不注重形式,觉...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
诸位,大家吉祥。我们都听过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的是在隋唐时期,长安城里面有一位高僧,他提...
烦恼泥
【佛学大辞典】
上篇:烦恼冰 | 下篇:烦恼林 |
又名语密,即持诵真言时的口业,因它不但含有妙用而且隐秘,所以叫做口密。...
大因陀罗座
力者
一切行无常
弥陀三部
犍椎
俗戒
二种比丘
转骨
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理体
正法眼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八风的考验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多吃有色蔬菜营养高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