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之本体。与理性同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禅林中,病僧用以疗病、休养之堂;含有祈求延长色身寿命而延续法身慧命之意,故称延寿堂。又作延寿院、延寿寮、将息...(名数)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二乐...(杂语)修法之尼僧也。...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一)远离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之作用,而至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可分为四种,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故事)法华经提婆品,记龙女上宝珠于佛,以表己证圆果曰: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指正因佛性。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圣者共同断除见思二惑,及共同证悟无为的道理;事和是对凡僧而言,共有六种,即身和、口和、...比丘的粪扫衣,亦即头陀比丘的法衣。...因明用语。又作法差别相违因(梵 dharma-vi?esa-viruddha-hetu)。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因(理由)十四过之四相违之第...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 现量者,谓亲...
问: 法师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场,那么弟子有另外一个道友是独住的,请弟子去跟她共住。这个道友未出家...吃饭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这要由我们吃饭的心态与动作来改善。 一般人吃饭时都是心不在焉。一边吃饭,一边讲...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还有它操作的方法。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主要是根据因缘的理论...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当中,做梦的时候耳根是怎么回事呢?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
渐渐鸡皮鹤发,精神未免枯竭; 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笼月; 妄想随时出生,贪心何日休歇; 不如及早念佛,苦海从...
理体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理性 | 下篇:理体三宝 |
(一)唐代禅僧。福州人,俗姓潘。师之事迹,各史传所载有所不同,据宋高僧传卷十一所载,师受戒于嵩山会善寺,后谒百...
延寿堂
四德
法尼
初禅
四无为
献珠
一性
真妙
二和
衲
法差别相违过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刚出家时最好不要独住
圣严法师《你会吃饭吗》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莲华的十种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