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啮小枝之头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中略)齿木名为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那烂陀寺,目自亲观,既不取信于他,闻者亦无劳致惑。检涅槃经梵本,云嚼齿木时矣。”大日经疏五曰:“彼当取优昙钵罗或阿说他木端直嫞好者,不粗不细剂十二指量,凡一切量法皆用大拇指上节侧而相捻,是其正数也。此二木是过去佛菩提树,若无者当求有乳之木,谓桑谷等。”凡西国请俗人,先赠齿木及香水等,而祝其人之健康,以表恳请之意,故请佛菩萨亦用杨枝净水。观音忏法曰:“我今具杨枝净水,惟愿大悲哀怜摄受。”毗尼日用切要曰:“取杨枝,律中名曰齿木。杨有四种,皆可梳齿也:一白杨,叶圆。二青杨,叶长。三赤杨,霜降叶赤。四黄杨木,性坚致难长。今咸以柳条当杨枝,柳条垂下,乃小杨也。若无柳处,将何梳齿?须知一切木皆可梳齿,皆名齿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独谓柳木一种。”【又】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明蕅益梵网经合注六曰:“杨枝即樟柳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儞伽】 p1390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于诸处门,常流注故;名为儞伽。常能害故;亦名儞伽。...南京名刹之一。位于江苏南京之东北,钟山之阳。本名为道林寺。南朝刘宋时,宝志禅师所建。梁武帝时,建宝志塔于玩珠...(职位)藏主之下有堂主。藏主不居藏殿。堂主守经,常在藏殿。见象器笺六。...何因缘故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虽生胜解而不出离?由深安住自见取故,常坚执着如言义故,依此密意薄伽梵于大法镜...谓一乘教为大乘教之极理。盖一乘之法,无二无三,为了义之说,故谓极唱。又指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之弥陀教法,如佛说...【修习】 p0899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修习者:谓于止举舍相,正审观察为先,深心欣乐;修止举舍。...即时间久远。无限之往昔,称为久远劫。成佛之时于历史可考者,称为近成佛;若从无始以来即已成佛者,则称久远实成佛...(术语)离烦恼之垢染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注曰:肇曰:尘垢八十八使也。...(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异名五字咒法。说五字文殊之修法。...(物名)记经名之纸标。禅家每年启建正月祝道场之前一日贴于大殿前者。敕修百丈清规第一曰:启建元先一日,堂司备榜...谓端正庄严。如胜鬘经所说(大一二·二一九上):“又如须弥山王,端严殊特胜于众山。”佛即以上记之语比喻正法之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嘉兴藏流通本)...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得到安乐。有人问,佛教徒真的知道快乐的秘诀?是的,我们...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壮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轻,就得等来生来世。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人生;不管是少年、...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召来责怪和羞辱。 3、戒狂言: 不要...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地,见到有些国土,例如我们这个地球,江...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
杨枝
【佛学大辞典】
上篇:杨岐 | 下篇:杨柳观音 |
(真言)又云楞严咒。首楞严经所说之白伞盖佛顶咒也。...
儞伽
灵谷寺
经藏堂主
二十八不正见
一乘极唱
修习
久远
离垢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经单
端严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阿难的多闻第一

把握时间付出良能,发挥生命价值
说话的二十二戒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