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思量事物曰意。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异,而体是一如。”止观二上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又以前念之心为所依而生后念之心曰意。梁译之摄论一曰:“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起信论义记中末曰:“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华严宗又立三生成佛:一、见闻生,于宿世见卢舍那佛,闻普贤法门,成就金刚不坏佛种子之位,是属于宿善。二...指振锡杖时所唱之偈。为四个法要之一。此偈有九条,故称九条锡杖。此偈之前三条与“三条锡杖”同。又第一条之“手执...苦行常曰难行苦行,谓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又谓艰难之行法也。专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本属外道,但佛教行者,于...为“横”之相对语。有下列三义:(一)以次第而渐进为竖,以不次第而顿入为横。(二)纵之意,亘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术语)圆常之正信也。四教仪集注下曰:圆信,圆常正信。【又】台家圆教之机,信一念具十界三千之法。...(譬喻)苦之深,譬如河。大集经十九曰:善作诸行,能干苦河。...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面对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记述王舍城长者之子“灯指”出家修道,证阿罗汉果之因缘。提示众生对...【十种发心】 p0109 瑜伽七十二卷一页云:复次有十发心。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空观和有观。观无有实我实法,叫做空观,此观能破我执;观有因果及涅槃,叫做有观,此观能破空执。...(堂塔)佛塔也。如言佛寺曰仁祠,佛曰仁仙也。是因释迦译作仁故。...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们总是听闻到许多光耀千古的大圣大德,不论是他们的生平风骨,还是著作论...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我今略说,为未来世盲瞑众生(由...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情的本质是什么呢?此外,众生皆有情,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情?...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无信愿...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离越、阿难等五百位高德比丘一同在师子园中。有一天,...问: 《阿弥陀经》提到,持名念佛必需做到一心不乱,请法师为我们讲解何谓一心不乱? 净界法师答: 其实古德对于一...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以我观物,万物皆有我之色彩。心里悲伤,晴空万里也觉阳光刺眼;心里快乐,...
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惹那战达罗 | 下篇:意力 |
世间檀和出世间檀。世间檀就是凡夫的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的布施;出世间檀就是圣人无漏心的布施。...
华严三生
九条锡杖
苦行
竖
圆信
苦河
灵隐寺
灯指因缘经
十种发心
空有二观
仁塔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元明高僧妙叶法师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