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法衣丧服之色,黑色之坏色也。即灰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取支差别】 p0816 瑜伽十卷一页云:欲取云何?谓于诸欲所有欲贪。见取云何?谓除萨迦耶见,于所余见所有欲贪...日本佛教用语。即可引导至善处之绳索。如举行开帐、常念佛、万日供养等法会时,自佛像手上牵引五色丝,一端引至堂外...(杂名)又作可漏子。可壳唐音相近,故假用。壳者卵之皮甲,漏者漏泄污物之义,子者指物之语,此譬人之身体也。传灯...【八万法蕴】 p0078 俱舍论一卷二十页云:论曰:有诸师言:八万法蕴,一一量等。法蕴足论,谓彼一一有六千颂。如对...(故事)十大弟子中以迦叶为头陀行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法华文句一曰:增一...指“于之二谛”与“教之二谛”。系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所创之说。历来诸经论与各家所说之真俗二谛,有二种、三种、四...【道义】 p1237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一页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外散乱】 p0492 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外散乱者: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心...(公案)廓然而无圣谛之意。景德传灯录第三菩提达磨条曰: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此一句古来称...(名数)十回向中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之菩萨,观所回向而了知十种之无相:一了一切之众生界,无有众生。二解一切之法...为日本佛教史上之著名法争,由我国历来性相二宗之冲突所引起。村上天皇应和三年(963)八月,于宫中开讲法华经义,...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印光法师《与徐福贤...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地球,又称为南阎浮提。四大部洲当中,南瞻部洲众生是多苦事,...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显真,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开显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当中从经文...问: 听说佛祖的慈悲力量不可思议,怎样才能得到慈力加持呢。 方海权答: 我们一生行善积德,乃至修行。都希望自身...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至健行定等,诸定之彼岸。十二缘清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到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
犯杀戒的过失,在大乘菩萨藏中,最大的罪过!绝菩提根,断慈悲种,其罪较贪欲尤过之!男女恋爱又可教化,唯杀嗔恚,...
钝色
【佛学大辞典】
上篇:钦婆罗 | 下篇:钝同二乘 |
为中阿含经卷二十九中之一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佛乃唯一之大龙象,弟子乌陀夷作“龙相应颂”赞叹之。 p6...
取支差别
善纲
壳漏子
八万法蕴
头陀第一
于教二谛
道义
外散乱
廓然无圣
十种空相回向心
应和宗论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如何得到佛力加持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