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施众生以德,众生思报其恩时,令众生行道之方便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六处胜解能正记别】 p0310 瑜伽九十一卷七页云:若欲于彼大师有智同梵行所,记别自己所证差别;唯阿罗汉六处胜解...【戒禁取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是非因计因...【念成办】 p0803 瑜伽八十三卷九页云:念成办者:能修忘念对治法故。...又称弥勒菩萨六部经。指叙述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及自兜率天下生阎浮提成佛时,其国土、时节、种族、出家、成道、转...(人名)Ghoṣ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三曰:时菩提树...增长,梵名 Virūdhaka,巴利名 Virūlhaka,音译毗噜陀迦。西藏名 Hphags-skyes-po。又作毗留多天、毗流离天、鼻...【能引发】 p0893 此邬波索迦三德之一。瑜伽七十卷九页云:能引发同法不同法者智故;名能引发。...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遗经、佛临涅槃略诫经、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收于大正藏第十...(术语)佛所说之三藏中,独律藏有制听二教,依理而制之法,谓之制教,随缘计情而听许之法,谓之听教。如四重禁者制...【热】 p1339 如老差别中说。 二解 杂集论七卷五页云:热有三种。谓贪瞋痴。由依止贪瞋痴故;不如正理执着诸相,执...(术语)对于下化众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下而化众生也。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是为菩提心,...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台中市南普陀寺,开山方丈国强法师,七十四年应祖国师友之邀请,回去重建祖庭。回去之后便忙于建设,修建寺院一座,...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由其...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么愿意做义工呢?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愿意牺牲我的精...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 既然是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弘扬...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现在人,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再过一千多...日本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让人们不由得不将关注点转向地球,地球究竟怎么啦?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完整一体...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眼。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非常欣乐佛法,于是两人都出家修行。哥哥精进勤修种种法门、持戒清净,不久便证得阿罗汉;...
报恩巧方便
【佛学大辞典】
上篇:报恩施 | 下篇:报恩奉盆经 |
【难陀】 文句云:亦云放牛难陀。此翻善欢喜,亦翻欣乐。文句记云: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也。...
六处胜解能正记别
戒禁取见
念成办
弥勒六部经
瞿沙
增长天
能引发
遗教经
听教
热
上求菩提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诵持普门品的感应--保住了清净道场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