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积种种之功德也。法华经序品曰:“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功德能生善果,故曰德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Ālaya,又作阿剌耶。心识名。八识中之第八。旧称阿梨耶。译曰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住观于坐】 p0661 瑜伽二十八卷十五页云:谓若说言住观于坐;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未来所知诸行。所以者...(仪式)禅僧住持一寺,初说法为开堂,亦云出世开法。此时赍香寄师,而通嗣法之信谓之信香。见象器笺十。【又】贤愚...(杂语)为匆促谈话已毕之谓。碧岩三十五则着语曰:一拶拶倒了也。...【舍戒四种】 p0974 瑜伽七十五卷三页云:又舍因缘、略有四种。一者、决定发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于有所识别大...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载,欲成就妙行,有时、处、众三种因缘,即:(一)时因缘,谓五浊不增时,一切有情具大...(术语)天台一家教观二门也。四教为教门,三观为观门,一家以此二门为纲要。...邓州丹霞山天然禅师,曾到洛东慧林寺,因天寒,遂取殿中木佛,烧之取暖,院主见之呵曰:为何烧我木佛?师以杖拨灰说...据大智度论卷六十三载,佛入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为五百部。五百部非指实数,系形容为数众多之语。 p108...(术语)由作之业因而招某结果也。戒疏四下曰:因不虚设,必能感果。...无漏界者,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我们无始劫来这个妄想,不管对今生的爱取...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过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题,都是吾人应该反省的问题,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 一、我出...问: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答: 负债的人是不可以出家的,这在经文里有明确的规定。据《五分律》卷十七记...
在《地藏十轮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就是法界的如意宝、摩尼宝,向地藏王菩萨祈祷,虽然祈祷者的心愿不同,所求不同,...
凡是不怕后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个恶趣车,就落到恶趣道中。畏后世苦的众生,他就不会。我们虽然也处在黑暗当中,但...药师佛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修行当中,主要是两个大流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净土宗。这两...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心?若不相同,应当如何将出离心长养成菩提心? 大安法师答: ...
植众德本
【佛学大辞典】
上篇:栖神 | 下篇:棺台四门 |
又作寺主、住持。禅家监事之旧名。今之监事,古称院主或寺主,后又称住持为院主,故改称原有之院主为监事。今称院主...
阿赖耶
住观于坐
信香
一拶拶倒了
舍戒四种
妙行三因缘
四教三观
丹霞烧佛
五百部
感果
无漏界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吾人反省十二问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地藏如意宝,能满众生一切愿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与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