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身自来报道伺候,曰喝参。即唱参也。敕修清规训童行曰:“缓声喝曰: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隋代吉藏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概述三论宗所依之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书之大义,乃三论宗最简明...(术语)四向之一。不还之圣者,进断余残之烦恼而向于阿罗汉果者。见俱舍论二十四。...指色界之初禅天。略称梵界。系堵塞诸烦恼海之本源者,所生寂静梵天之世界。梵天界中,有梵众天(梵 Brahma-pārisa...【生因】 p0473 瑜伽五卷八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生耶?答: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佛乘宗要论曰:大乘为超出世间,而又适应世间。则其宗要,在先有超出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杂语)劳而不夸功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斯诸菩萨,亦能劳谦。...指五种大部。(一)大乘经中之五种大部经典。又称五部大乘经。乃开元释教录对大乘经典所作之分类。即:(一)般若部,凡...(一)印度尼连禅河之略称。(参阅“尼连禅河”1891) (二)即禅定。因禅定之水,能灭心火(烦恼),故喻之于河,而称...(名数)一慢,于劣而谓己胜,于等而谓己等者。是于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为慢也。二过慢,于等而谓己胜,于胜而谓...(名数)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见天台戒疏上。...与“有教无人”同义。天台宗判立之藏、通、别、圆四教中,前三教无实际证得佛果之人,称为果头无人。果头,即指果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一日,一名年轻的学僧前来参问大珠慧海禅师,学僧一见面就问:如何才能住于正法? 大珠慧海禅师说:正法本来就久住...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惑而证真如法性,了脱生死。显然,净土...修行关键的时候,得大受用的时候,往往是要强烈的外境来考验你。我们知道,天台智者大师,人称东土小释迦,他老人家...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离越、阿难等五百位高德比丘一同在师子园中。有一天,...
【原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 这个是在当时明朝有一...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布施本身他心中是没有愿望的,他可以说是随心所至。...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到卑怯,不能做到随喜功德且常生妒忌,请问法师如何克服这种烦...
喝参
【佛学大辞典】
上篇:喝捍 | 下篇:喝露聻咦 |
(佛名)过去世之一佛。空王为佛之总名,而今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于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
三论玄义
阿罗汉向
梵天界
生因
大乘之宗要
劳谦
五大部
禅河
七慢
戒师五德
果头无人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新参四问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强软魔头来考验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学佛证道之人必须具备这三点

不重视教理,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