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强因缘力也。教行信证文类序曰:“弘誓强缘,多生叵值。”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trīni dandāni,巴利语 tīni dandāni。略称三罚。即身罚业、口罚业、意罚业等三种恶业。(一)身罚(梵 kā...(人名)马胜比丘之梵名。出于西域记九。...南朝梁武帝时东宫舍人。生卒年不详。因中书范缜不信鬼神、因果,作神灭论,谓形体、精神一体,形体灭,精神亦灭。思...【四种因缘于法无我能到究竟】 p0470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复次由四因缘,于法无我,能到究竟。谓一切法皆无我者:...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夫坐禅之法...(譬喻)海底有石名掌,无一微尘之不平,经中以为国土平正之喻。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地平如掌。法华文句七曰:...(一)指过去五十三佛。此说见于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谓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之前身)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从锭...入于禅定时,身心适悦、轻安寂静之妙味;即禅乐,禅定之法悦。大乘无生方便门(大八五·一二七四中):“贪着禅味,...(人名)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也。就白云端契悟,居东山而接众。见续传灯录二十。...(名数)五种之悭吝也。一、住处悭,我独住此处,不容余人。二、家悭,我独入此家,不容余人。三、施悭,我独受此布...全一卷或二卷。日本永超编述(1094)。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全书集流布于日本之经典目录,计分弘经录、传律录、讲...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四种。而实在念到业尽情空,无念而念的时候,这四种念佛方法...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什么因缘呢?是不是人多,业就会被分担或减免掉了? 答:佛陀...
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一天,我们注意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我们为什么要打七?为什么要开悟?为什么要用功夫?我们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的时间来拜佛,参加佛七、佛一,但是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可...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实际上就把这个顿信和渐信的几种不同的根基,给我们展示出...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之根本烦恼。 贪欲者,大致分为贪取、贪爱、悭贪三种,为十...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说学了这么多年佛,没找到一个正法,现在开...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生命当中,也会碰到一些逆境。作什么事情都作不成;碰到什么人...
强缘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强毒 | 下篇:粥 |
(术语)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业,各有三种...
三罚业
阿湿婆恃
曹思文
四种因缘于法无我能到究竟
病
掌石
五十三佛
禅味
演祖
五悭
东域传灯目录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西方三圣的形象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修行要发三种心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