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三十七参,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对童子说一切众生爱乐十由:一如来威德力故。二顺如来教故。三行如来语故。四学如来行故。五得如来所护力故。六修如来所印道故。七种如来所行善故。八依如来所说法故。九如来智慧日光所照故。十如来性净业力所摄故。见唐华严经七十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北魏僧。武安(河南)人,俗姓董。自少出家,博通经论、律典及儒学,颇为时人推重。初于邯郸崇尊寺讲戒律,后奉敕住...梵语 āmala。即阿摩勒树。又作庵摩洛迦树。果实初食味苦涩,后转甘美。毗奈耶杂事卷一所载余甘子之夹注谓(大二四...【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p1092 瑜伽七卷九页云: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佛陀演说观无量寿经之六种因缘。此说乃根据善导之观经疏序分义而定,即:(一)禁父缘,谓阿阇世太子禁锢父王,此为观...亦名:与未受具同诵戒开缘 子题:同业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不犯者,云我说竟汝说,一人诵竟一人书;若二人同业...(人名)大迦叶之实名。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中略)名毕钵罗。或毕钵波罗延。或睇毗犁(Sthavir...又称助支。凡密教修护摩法时,炉中之薪火若熄灭,即象征不祥;则于薪尽火将灭时,再加一,二支檀木,以避不祥,此称...(术语)谓凡夫之身,污秽不净也。观经玄义分曰: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凡三十一卷。日本传说、故事集。成书于平安朝末期。相传著者为宇治大纳言源隆国,故该书又作宇治大纳言物语。复因每...(经名)佛说戒德香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戒香普闻,胜于世间诸香。出杂阿含三十八。小乘经也。...【现在法】 p0951 瑜伽六十六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现在法?谓因已受用,自性受用未尽。剎那已没,决定坏灭。一切杂...佛说疗痔病经...(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外表相状的不净: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身体当中:父精母血的结合、跟恩爱迷情结合之后,他吸收很多的养分,...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我今略说,为未来世盲瞑众生(由...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说在我们没有成佛之前,我们有身就有行为行住坐卧,做事,这就...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清朝乾隆出游江南时,曾与镇江金山寺的老和尚到江边散步。望着...石巩慧藏禅师有一次正在厨房作务,马祖道一看到时就问道:你在做什么? 石巩禅师回答道:放牛。 马祖禅师再问道:怎么牧...
众生爱乐十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众生无始无终 | 下篇:众生心 |
即断尽烦恼、所知二障,转得二种胜妙之果。又作二转依果、二胜果。略称二转依、二转。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五一上...
昙无最
余甘子
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观经六缘
共未受具同诵戒开缘
毕钵罗
助木
秽身
今昔物语集
戒德香经
现在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印光大师: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净界法师:这个身体其实就是一层皮好看而已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