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十二光佛之一。阿弥陀佛之异名。以彼佛具智慧之光明故也。无量寿经上曰:“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中略)智慧光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心不独起,必有所对之境,攀缘于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谓之攀缘。又心忽彼忽此,驰回外界之事物,如...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谓拈评古则。又作拈古、拈则。禅林说法,拈举古则公案以开发学人之心地。禅宗本旨原系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经论...香王,梵名 Gandha-rāja,音译作犍陀罗阇。又作香王观音。香为周遍义,王乃自在义,即自在度化遍法界众生之义;为...梵名 Avalokite?vara-guna-kāranda-vyūha,西藏名 Za-ma-tog-bkod-pa。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指主与伴。即主体与从属之并称。华严宗说法界缘起之法时,若以此为主,则以彼为伴;若以彼为主,则以此为伴,如此,...报斋时鸣大钟。禅苑清规卷六警众条(卍续一一一·四五五下):“城隍先斋钟,后三下;山林先三下,后斋钟。”[僧堂...我国古代神话中之五位天帝。道教供奉为神。据唐朝贾公彦疏载,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术语)拨无因果之理之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又著于空法之见。无上依经上曰: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观行】 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或指观法之行相。唯识宗之观行有二种,称二观行。一、寻伺,指推寻伺察。寻,即...(名数)一、自性清净,众生真如之心体,性本清净而无所染碍,名为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远...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的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孝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住、坐、卧四种威仪的偈语。《四威仪偈》共有五首偈语,分别...有次我在机场准备通关时,有个人明明晚到,硬是要插队。他的蛮横引起许多人的怨言,结果他却恶狠狠说:「我就是要插...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生贪爱。是哪四种呢?比丘因为居士供养...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居,决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佛在楞严经上特别强调:我灭度...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忠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法者...
智慧光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智慧观 | 下篇:智慧念佛 |
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一所列举者,即:(一)热气多见火,谓如人钻火得火,复理火事,以暖相分多,暖想即生,故梦...
攀缘
宿命
拈提
香王菩萨
大乘庄严宝王经
主伴
斋钟
五帝
空见
观行
二种清净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永嘉大师证道歌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改变说话的态度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