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无光明者,如言无好佛。洞山录曰:“署山曰:好个佛,只是无光焰。”会元(岩头章)曰:“洞山好佛,祇是无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行事钞上三曰:善见云:佛度五比丘已,有三衣、钵盂、坐具、漉水袋、针线、斧子八事随身。...【忍土】 忍土即娑婆世界。娑婆译曰忍,又云堪忍世界。...(杂语)香者为能通人之信心于佛之使,故云佛使。行事钞讣请篇曰:增一云:有设供者,手执香炉,而白时至。佛言:香...因明用语。又称有法差别相违因(梵 dharmi-vi?esa-viru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因(理由)的四相违过之第四项。乃...梵名 Mesa。音译迷沙。十二宫之一。又称白羊宫、持羊神主。即太阳于黄道三月之位置,相当于春分。此宫位于北斗曼荼...【任持缘起】 p063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二者,说有任持缘起。谓缘四食,诸根大种,安住增长。...南海诸国之总称。梵名 Dvīpatala。又作掘伦国、骨伦国。原指位于中南半岛东南之岛国。至隋唐时代广指婆罗洲、爪哇...(912~985)日本天台宗僧。近汀(滋贺县)人。十八岁于比睿山出家,从喜庆、满贺、觉慧诸师受显密之业。尝于兴福寺...(术语)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虽为圣者之位,然仍自然任运而起烦恼,故有此名。...亦名:治灭摈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出过明举)言灭摈者,谓犯重比丘,心无惭愧,不肯学悔,妄入清众,滥...(术语)佛身通融自在,而离一切如光影,谓之虚无身。无量寿经上曰:类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示:善信檀越发心布施时,有四件事能具备布施的功德。哪四件事...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候,想求一种感应,所以在禅定之后,他的心虚悬,就想得很远,...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一生修行以念佛为主,2009年12月示现...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现在很富足,这一定是过去世布施得来的善果,今生我更慷慨施舍...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善,我们佛弟子也修善,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 有些人说:所有...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胸怀坦荡。 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
无光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自然性 | 下篇:无行般 |
【五事与根力觉支道支等分别】 p0291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页云:问:是五事中,信等诸法,用何为自性?以何为所缘?于...
八事随身
忍土
香为佛使
有法差别相违过
羊宫
任持缘起
昆仑国
良源
不觉现行位
灭摈羯磨
虚无身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