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华藏世界之法会。释迦之真身毗卢舍那佛,于十八圆满之莲华藏世界常恒之法会也。华严经一部所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Mahākārunikacitta-dhāranī。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梦,为睡眠中之妄想;幻,为幻术师之化作。二者皆为虚假不实之事。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之说,于睡眠时,心与心所法...(天名)Druma-kimnara,紧那罗王名,罗什之译本,谓为大树紧那罗。支娄迦谶之译,谓为伅真陀罗。玄应音义七曰:伅...【所有无常】 p0741 瑜伽八十四卷八页云:复次所有无常皆是苦者;义何谓耶?若有无常众同分者;有生老等众苦生...【提洹竭】 或云提和竭罗。此云燃灯。大论云:太子生时,一切身边,光如灯故,故云燃灯,以至成佛,亦名燃灯。...【第三静虑根本】 p0967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又说:卽此身中,于一切处,无有少分离喜之乐所不遍满者;是谓第三静...(术语)十六遮,十三难也。小乘律之法,拣受具足戒人之器非器,以此十六遮与十三难。遮者总非自性之恶,但以于受具...(名数)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三缘之功力:一、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譬喻)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出厕洗手后,除臭气之木。以香材造之,悬于竿端,两手摩擦使净。普通削成八角形。[禅林象器笺第二十八类器物门] ...(术语)谓唯心之弥陀心,得己身之净土,而念自己心中之佛也。心者周遍法界,假如说弥陀隔十万亿佛土,尚是吾心佛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受而定。若是站在感恩的角度、抱着知足惜福的心境,那么每天所...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机会我们能够接触到佛教,了解到佛法。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有的人看着别人信佛挺好,到寺院里,看着这些义工都快快乐...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心上迷惑了,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还是祸事不断,常常缺乏饮食、衣物。于是,失望的他走到街上...问: 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 在家人不是说不能讲法,以交流的形式跟大家谈一谈也是可以的...
华藏界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处莲华藏世界 | 下篇:华严 |
(一)为大智度论卷三所说之四种住处,即:(一)天住,即布施、持戒、善心等三事;此三事为六欲天所住,故称天住。(二...
大悲心陀罗尼经
梦幻
伅真陀罗
所有无常
提洹竭
第三静虑根本
遮难
三缘
贫女宝藏
香木
即心念佛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