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名)为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八十二曰:“九华山在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顾野王舆地志:上有九峰,千仞壁立,周围二百里,高一千丈。太平寰宇记: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为九华山。”案九华山,相传以为地藏胜地。参看地藏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Dharmadeva,沙门名。译作法天。见求法高僧传下。...(物名)铁钵之盖也。释氏要览中曰:律云:有尘坌钵,听作钵盖。...梵语 paca-gotrāni。指众生之五种种性。又作五种姓、五性、五种种性、五乘种性、五种乘性。法相宗将一切有情众生之...(术语)三大之一。言真如之体,有生一切诸法善恶因果之大作用也。起信论曰: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戒律于作持门之分类。犍度,篇章、分类编集之义,梵语为 skandha。戒律于作持门区别为二十类,四分律集为二十篇,即...梵名 Bharadvāja。为印度古代婆罗门六姓之一,或婆罗门十八姓之一。意译利根仙人、辩才、满、满正。又作颇罗吒。据...【眼永寂灭远离色想乃至意永寂灭远离法想】 p100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如是言:是故今者、...梵名 Dvipadottama,巴利名 Dvipada-settha。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为佛之尊号,因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七灭诤事】 p0059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二页云:有诸同梵行者,举余同梵行者所犯众罪,卽于现前,四目相对,而以...(杂语)佛本行集经十一曰:梵天所说之书。注曰:今婆罗门书正十四音是。涅槃经八曰: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此语出自拉丁语 idola,原意为形像、姿态。后有表示妨害正确认识之偏见、先入为主之观念等义,则始自义大利人布鲁诺...楞严咒注音版...(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淡的生活。 每天定一些功课,自己能够完成,不要定太多。然后...
谦让是一种美德。儒家讲:谦谦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人能从谦下做起,很容易进步。佛陀在因地里行菩萨道时,也多为...
圆瑛大师是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领袖,值得我们大家的崇敬。 36岁那一年,他主张禅净双修,自称为一吼堂主人...
天人的身心果报,我们从经典上跟祖师的传记,得到两个消息,它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先讲它的优点。 你看阿迦曼尊者...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我们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打开了生死痛苦之门。 攀缘心是怎么...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后余在慈云...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好誉而恶毁,人之...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有人...
九华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九祖相承 | 下篇:九病 |
(术语)眼耳等之五根也。根能有情识,故曰情。有财释也。智度论十七曰:入道渐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尘欲?沉没...
达磨提婆
钵盖
五种性
用大
二十犍度
颇罗堕
眼永寂灭远离色想乃至意永寂灭远离法想
两足尊
七灭诤事
根本十四音
偶像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每天定一些功课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能从谦下做起,就很容易进步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

天人果报的缺点和优点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了凡四训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