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有之一。欲界之业因果报存在实有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意不与善心所相应】 p1210 成唯识论四卷十九页云:善是净故;非此识俱。颂别说此有覆摄故。...【以何次第入于现观】 p0496 显扬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于如是次第中,以何次第、入于现观?颂曰:知身等因缘,善...(杂语)比丘眠卧之法。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思想正也。摩得勒伽论六曰:初夜过,四叠郁多罗僧敷卷叠僧伽梨为枕...【婆诃】 此云篅(音垂),盛谷圆[竹/(坉-土)]也,篅受二十斛。俱舍云:頞部陀寿量,如一婆诃麻,百年除一尽,...这一生造业要到来生才受果报,为三报之一。...又作五十五圣。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华严经等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复游行南方,次第参访五十五位善...日本僧。为日本十世纪佛教初期之绘佛师。又称飞鸟寺玄朝。在东大寺要录中,载有元兴寺玄朝、院政之名。又今藏于醍醐...【有热】 p05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有热者:谓于后时,发热恼故。又云:有热者:谓于乐等,如其所应,有贪...(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杂名)观音有施无畏者之别号,放略云观音无畏。法华经普门品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离之中,能施无畏,...【三灾顶】 p0172 俱舍论十二卷十八页云:此三灾顶,为在何处?第二静虑,为火灾顶。此下为火所焚烧故。第三静虑,...(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恒常观...
按选佛谱分十五门,第十四、净土横超门,明四土九品位次,至为简要,故今录入。 谱曰佛土有四: 一者、凡圣同居土:...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修证的时候,这个因缘的修证,它是分成内外两个因缘来看。外在...问: 在净土的众生还造孽吗?阿弥陀经中说净土世界的人也在供养佛,他们除了香歌舞乐和供养佛外,还干点什么?净土...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承当,解脱、清凉、自在的时候,就无所谓此岸和彼岸。此岸和彼...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是从这个宇宙的大背景,整个宏阔佛法的这种大背景,讲一下佛教...
欲有
【佛学大辞典】
上篇:欲天五淫 | 下篇:欲吃多 |
(1420~1483)明代曹洞宗僧。洛阳(河南)人,俗姓许。号无方,世称无方可从禅师。从福元芘峰出家。先后参谒龙潭顺...
意不与善心所相应
以何次第入于现观
卧法
婆诃
生报
五十五善知识
玄朝
有热
十长养心
观音无畏
三灾顶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蕅益大师:选佛谱—净土横超门
我愿意改变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
心灵哲学小故事

此岸与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