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五功德门之第五、园林游戏地门也,现神通游至教化之地,由生死烦恼之园林,救得苦恼众生之还相回向果德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动物)青蓝色之悬巢鸟。又鹊类。...(杂语)真实之义理也。华严经二十九曰:分别实义得究竟。报恩经六曰:不可以实义。正理论二十三曰:能止推征令证实...声闻(梵 ?rāvaka),指闻诸佛之声教而得悟道者。狭义之声闻,指佛陀在世之诸弟子。法华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p0346 集异门论八卷一页云:云何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一)本觉灵妙之心性。即觉证本具之真心(佛性)。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四上):“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又作中道第一义谛观,为天台三观之一。即观中谛之理,以断无明之惑。[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俱舍论卷二十八](参阅...据传除阿耨达池之龙王外,阎浮提之一切龙眷属俱受三种热恼之苦。此三种热恼又称三患、三热。即:(一)受热风热沙吹袭...子题:道根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云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者,道根日进也。”行宗记释云:“ 道根 即戒。”(戒疏记...(术语)释尊将说法华经,入于三昧时,自天雨四种之华(如上所记),称之为雨华瑞。法华六瑞之第三瑞也。法华经疏二...【方便事】 p0375 瑜伽八十六卷十页云:方便事者:谓诸根、力、觉支、道支。当知卽是能断见修所断烦恼正方便故。...【诸根不调伏者能生六苦】 p1361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云何不调伏者能引众苦?谓能生六种苦故。一、扰恼住所生...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裸露于稠人广众之中,惭愧欲死。如此久...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妈妈的恩。我们今天讲经是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就是怎么样的报...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 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 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 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信汝意 这是对内心的调伏。信是随顺,一个修行人对第六意识的...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的一个弟子是承担翻译的。有一天,客人来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都...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常的大沙漠。沙漠中行路很难,即便是本村人,也常常会迷路。因...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
教化地益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教化地 | 下篇:教内 |
全一卷。又称观食法。隋代智顗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教人以观法受食,成为般若食,显明空、假、中三观中道...
迦啰伊
实义
四种声闻
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觉心
中道观
龙神三热
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
雨华瑞
方便事
诸根不调伏者能生六苦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为别人留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