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道理之窟也,宋高僧传七曰:“谓之义天,则明星有烂。谓之理窟,则善门无关。”续高僧传十曰:“理窟更深,浮囊不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失受法 子题:决意弃舍失受、舍戒失受、舍命失受、任运失受、转变失受、遇缘触失受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明...亦名:衣缠颈戒释名 资持记释云:“捉角肩上,以缘绕颈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七·一一)...【四缘】 此为小乘佛教阿毗昙师的因缘论。即一切有为法生起所凭借的四种缘。四缘常与‘六因’同时论述,‘四缘’系...(杂语)华藏世界本就释迦之果报而说者,其实通于诸佛,弥陀之极乐,亦即佛藏世界也。探玄记三曰:三世诸佛,严华藏...【出离有七种】 p0483 世亲释一卷五页云:出离者:有七种。一、各各相对,说悔所犯。二、誓受治罚。谓授学等。三、...(物名)以清凉宝玉而造之幢也。慧苑音义上曰:按梵语云,尸罗此曰清凉。若云誐罗幢。此翻为玉。以玉为幢,名尸罗幢...(术语)果报之因缘也。言一期之寿命。...或有分为三世间者,谓一切有为法,有三种分类: 一、五阴世间 又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书名)佛祖统纪二十二曰:法师敬云,建业人,夙学天台之道。光化二年,于永嘉寺讲经,依俱舍论述小乘入道五位,作...(名数)悲华经八曰:释迦如来,昔于宝藏佛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一或犯重邪见之四众,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梵语 trayo dhātavah,巴利语 tisso dhātuyo。(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是祸患。按说,人生世间,没有灾殃祸患就是福,无奈人在福中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从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老僧才学广博,声名远播。小沙弥整日按师傅所授之法打坐,读经, 日复一日。小...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五年,请您谈谈华严宗与净土宗的修学关系。 梦参老和尚答: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一般人初发心修行,诵经、持咒、念佛时妄想多,这也是一个很...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切时,一切处,甚至睡眠时,亦不忘弥陀圣号...
理窟
【佛学大辞典】
上篇:理惑 | 下篇:理障 |
【歌大】 秦言众。大品歌字门,入诸法聚不可得。论曰:即知一切五众不可得。华严唱娑(同前)迦字,名广大藏无...
食失受法
衣缠颈白衣舍戒释名
四缘
华藏与极乐
出离有七种
尸罗幢
报缘
三世间
析玄记
袈裟五德
三界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福、惜福、如何惜福
老子论企业家的三宝
活在当下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自私的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