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四十八,使十方诸菩萨得三种法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法忍为证悟之异名。法为所证之理,心安于法为忍,忍有浅深之差别,仁王经明伏忍顺忍信忍生忍寂灭忍之五忍,本经之下明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之三忍,此三忍或言是仁王经五忍中之前三忍,或言是本经所说之三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安居】 南山云:形心摄静曰安,要期住此曰居。静处思微,道之正轨,理须假日追功,策进心行,随缘托处,志唯...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如来说法能灭二种无智】 p0583 瑜伽八十八卷十三页云:又诸如来、宣说正法,速能灭坏二种无智。谓闻不正法生...系下种、调熟、解脱之略称。为佛化益众生之三阶段。下种,谓将成佛之种子播于众生心中。调熟,谓传播教法。解脱,谓...(术语)金刚界曼荼罗道场所设之门户也。顶间画莲华,故名。秘藏记钞六曰:莲华门者,六卷略出经云:阃阔中如顶形,...无愧者,贪瞋癡分,于诸过恶不羞他为体,业如无惭说。...黄色之袈裟。黄为乾陀罗色,乃以乾陀罗树皮为染料所制。于部派佛教时代,各部所传律典各异,较重要者有昙无屈多迦等...【邪行八相】 p0672 瑜伽七十九卷九页云:云何邪行?当知略说后后引发、有八种相。一者、能退智资粮邪行。二者...(1089~1171)宋代云门宗僧。浙江宝溪人,俗姓吴。号月堂。六岁投鹿苑证门下,十三岁剃发,参谒道场山之妙湛思慧。...(书名)一卷,明如惺集。说祈念弥勒菩萨忏悔罪障之作法。...【净感所缘】 p1002 瑜伽二十七卷十七页云:云何净惑所缘?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如欲界对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礼佛大忏悔文...晚课蒙山施食仪...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百丈禅师修道。在百丈禅师门下,他仅仅是为僧众做饭的典座。多...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这就是菩提心...
外道,我们看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其实它这个外道不是我们现在的外道了。现在外道是没什么章法,古时候印度的...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来说,净土宗影响最广泛。很多老...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 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生活在我们人群周围的,我们人类能看到和接触到的,一般...
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我们人类所畜养的。如果是畜养的话,就是有时候被...
得三法忍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得大势明王 | 下篇:得不退转愿 |
于我计常者,有二十二种。云何二十二? 一、即阴是我常 如僧佉人,计五阴中有我,说我我所,皆有自体,是故为...
安居
禅门五宗
如来说法能灭二种无智
种熟脱
莲华门
无愧
黄袈裟
邪行八相
道昌
龙华忏法
净感所缘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始信参禅输懒惰

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