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清净之圣者也,圣者虽无不净,然此称其上位之人也。法华经普门品偈曰:“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真如之法性由内部而感化也。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诸佛之法身也。此法身在内薰其妄心,又诸佛之报化...功德积聚之意。(一)佛之德称。诸佛系由因位永劫之修行,积聚无量功德而证得之果报,故有此美称。涅槃经卷三十二(大...指圣者中证悟之浅者。小乘之四果,对大乘而言为小圣;大乘之诸菩萨,对佛而言亦为小圣。 p940...【欣乐作意】 p0830 世亲释七卷一页云:欣乐作意者:谓如已到最胜彼岸诸佛所得清净意乐,愿我及彼一切有情,亦...【无为决择】 p1064 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复次无为决择今当说。颂曰:心所缘等故,清净所缘故,四种离系故,建立八...系者,拘系之意。系缚于欲界之法,称为欲界系。欲界所系,具足十八界。又二十二根中,除后三无漏根外,其余十九根为...【第四天道】 p0967 此卽第四静虑也。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二页云:复次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种子识】 p1259 成唯识论三卷九页云:此第八识、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问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等住】 p1118 如九种心住中说。 二解 杂集论十卷十页云:等住者:最初系缚麁动心已,卽于所缘,相续系念,微细渐...梵语 dhārana,巴利语同。指于法记忆受持而不忘失。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下):“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术语)对于果能变之语而言。八识种子在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生种子,念念相续之前因后果转变。又,八识种子各生八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见到不生不灭的本体,见性就是见...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至一针一线──都是他人点滴的心血,方...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下大愿,要追求了脱生死的真谛,最终在菩提树下证得了无...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间大猪舍,猪舍里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猪。老人每次经过猪舍,那...
我每天住在普济寺,这是普陀山的首刹。那我们自古以来说,庙嘛,就是香火道场,说香火兴旺,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它就...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经典、依法奉行,他算是佛弟子吗?能修成正果吗? 大安法师答:...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的世间洪福。但世间福报也是在因果法则的自然运行之中的,且看...
净圣
【佛学大辞典】
上篇: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 下篇:净源 |
(术语)万物常变转之意。涅槃经十四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名诸行无常偈。亦曰雪山偈。此...
真如内薰
功德聚
小圣
欣乐作意
无为决择
欲界系
第四天道
种子识
等住
忆持
因能变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知恩感恩与报恩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善解与包容之心

拜佛的两大误区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行善积德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