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华严四祖。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山阴人,姓夏侯氏。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日记万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笔。年十一,出家。尝以十事自励,尝问径山钦西来宗旨,默受印记。住五台山,疏华严经。后居京师,德宗迎入内,赐号清凉国师。生历九朝,为七帝门师。开成三年,坐逝。寿百二十岁。塔于终南,名曰妙觉。后有僧至阙,言在 岭见金神取华严菩萨大牙归供养耳。有旨启塔,貌如生,而失二牙。佛祖统纪二十九曰:“初德宗诞节,召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法师。”释氏稽古略三曰:“帝顾谓群臣曰:朕之师,言雅而简,辞典而富,能以圣法清凉朕心,仍以清凉赐为国师之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书名)八卷。清世宗因密云会下有法藏者,背其师旨,逞己臆见,着五宗原,以企后学推尊于己。其徒弘忍,更同恶相济...(物名)钵为梵语钵多罗之略。译曰应器,或应量器。比丘之饭器也,世云铁钵是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钵器自然在前。...(植物)Nyagrodha,树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诺瞿陀,旧经中作尼拘陀,或作尼俱虞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类,皆...(职位)禅林之语。丛林旧参,能谙礼乐,指导四方来之云衲者。...包括鸠摩罗什所译之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四卷、义净所译之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及罗什所译妙...(一)凡三卷。全称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攞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又作摄大毗卢遮那念...何等分别差别?谓即于蕴界处中,实有假有,世俗有胜义有,有色无色,有见无见,如是等无量差别分别如前说。...(植物)娑罗树之译。此树冬夏不凋,故以意译曰坚固。晋译泥洹经一曰:坚固林中双树间。凉译涅槃经一曰:娑罗双树间...【罗差】 或名勒义,此云紫色。...(术语)三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界名)Sunirmita,天名。译曰化乐。见智度论五十四。...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佛说盂兰盆经...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众生如此的广,没有因缘呢就是没办法见面。那我们今天能够有...
毁犯盗戒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得自在。 持不偷盗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资...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自甘卑...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观点而主张因缘所生法为实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经论而观于缘...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物质,有的人会不惜一切手段。种种不善的行为,目的只是一个追...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碍,免得临命终时念头一起,就要继续轮回了。 修行是要在动中...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使我们受到约束。其实戒律是自由的保证,是通...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去攀缘六尘,什么事都没有。 第八识最坏,坏就...
清凉国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清凉世界 | 下篇:清净 |
(一)又作本寺、本刹。其义有二:(一)指本来所住之山寺。(二)犹言当山、当寺,即此寺之意。 (二)日本佛教用语。又称...
拣魔辨异录
钵器
诺瞿陀
参头
护国经典
摄大轨
分别差别
坚固林
罗差
愚痴
须涅蜜陀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犯盗戒的过失跟持盗戒的功德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空与有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