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塔)禅林之目,陪客僧于僧堂之外堂受食,谓之陪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染净真如】 p1073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梵语 vaidūrya,巴利语 veluriya。七宝之一。意译青色宝、远山宝、不远山宝。又作流璃、琉璃、吠努璃野、吠琉璃耶...(术语)善律仪之反对。定时定事而守之行曰律仪。律仪有善恶,如戒法者善之律义。如畋猎者为恶律仪。法华经安乐行品...累积多数习惯,谓之数习;由数习所成之力,称为数习力。又作串习力、习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大三一·七五...子题:下座、中座、上座、耆旧长老、长老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 下座 ;十夏至十九夏名...【母驼】 p0527 瑜伽五十八卷二十一页云:问:何缘故忿说名母驼?答:似彼性故。由恶语者,于他言词,不能堪忍,增...亦名:不污手捉食器戒开缘、污手捉食器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或草上受,叶上受,洗手受者。...(术语)烦恼之异名。烦恼能障碍圣道,故名障。大乘义章五本曰:能碍圣道说以为障。余见二障三障四障五障十重障各条...(术语)作恶事后之追悔,忏悔之心也。俱舍论四曰:恶作者,谓缘恶作心追悔性。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恶所作事,追...(873~956)五代后唐僧。洛阳咸秦人,俗姓高。年少时偶游佛寺,誓志出家,遂礼圭峰温和尚剃度。后又谒高安仁和尚,...(术语)三性之一。事物性质之善者。有四类:一胜义善,涅槃之体性毕竟安稳者,胜义为涅槃之异名。二自性善,惭愧及...(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所嘱的净土。佛为了度化各种根机的弟子,...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立例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
父母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成人,虽然每位父母都不是那么完美,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些问题,不...
起信之障,我们先谈这是个难信法。佛在很多经典说,这是一个极难信之法。那极难信之法,佛还要说,不断地说,说明还...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我坏,我在心里就生嗔恨报复之念。而学佛人必须要把这个心态转...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唐 寒山) 这是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大师的一首诗...
大廉不嗛,这个廉就是廉洁了。我们这个文化里,标榜人伦的道德要非常廉洁,要求公务员,做官的一定要是清官,清官就...问: 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师答: 可能你们很多人没听过放牛的故事。有一天,佛陀和弟子...
陪堂
【佛学大辞典】
上篇:陪食 | 下篇:陪贴 |
(譬喻)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以小乘之人依止于四谛之理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
无染净真如
琉璃
恶律仪
数习力
僧众大小约夏分位
母驼
腻手捉饮器戒开缘
障
恶作
智晖
善性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自己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净土法门的起信之障--认知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