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悬锡杖之义,谓僧之止住也。同于挂搭。祖庭事苑八曰:“西域比丘,行必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着地,挂必于壁牙上,今僧所止住处,故云挂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分析微尘至实空也。首楞严经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Guibuohua 中国佛教居士。名念祖。江西九江人。早岁就读江西南昌豫章书院。曾随康有为、梁启超从事变法活动,任...本迹,又作本地垂迹。本,谓久成之本地;迹,谓近成之垂迹。即指实体与其影现。龙树本迹,即指龙树之本地与垂迹。谓...【三解脱门由三自性建立】 p0223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复次三种解脱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心之所作,即三业中之意业。...【轻安生起相】 p1291 瑜伽三十二卷十九页云:先发如是正加行时,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微劣而转,难可觉了。复由修...【不善及善业道各招三果】 p0344 俱舍论十七卷八页云:不善善业道、所得果,云何?颂曰:皆能招异熟、等流、增上果...(杂名)谓维摩居士之像也。谷响集一曰:事文类集前集传神条云:金粟影,老杜诗云: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佛经有...为明代民间宗教之一。又称东大乘教。万历(1573~1619)年间,河北滦州石佛口之王森所创立。自称曾救一狐,狐自断其...灭是灭一切烦恼,尽是尽生死之业,妙是妙应真常,离是脱离三界诸苦。此灭、尽、妙、离,是小乘涅槃的究竟境界。...(人名)比丘名。增一阿含经三曰:降干沓和勤行善行,所谓毗卢遮比丘是。梵Viruca。...地藏十轮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多吃有色的蔬菜,对身体大有裨益。我们按照颜色的由浅到深,把蔬菜分为红色蔬果、黄色蔬果、白色蔬果、绿色蔬果、紫...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常以米酒入菜,吃了以后是否犯戒?又冬天煮的素的烧酒鸡可以...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生。花四十九年弘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根器,做了深浅不同的...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这样。 出家人,心宽体胖的有很多,那是一种境界。像我这样瘦...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所谓生、老、病、死,就表明了人生的旅途是痛苦的。现在若将我们关...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善男子善女子持念佛名,一天乃到七天,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蒙...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戒律,便是依据佛性平等的原则所制订上自诸...
挂锡
【佛学大辞典】
上篇:挂络 | 下篇:掉 |
(术语)Bhikṣu,比丘,新作苾刍,又作煏刍,...
析微尘
桂伯华(1861~1915)
龙树本迹
三解脱门由三自性建立
心作
轻安生起相
不善及善业道各招三果
金粟影
闻香教
灭尽妙离
毗卢遮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多吃有色蔬菜营养高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人生当前之所受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说话的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