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共为一千,对于摄律仪戒等之三聚而为三千,又对于杀,盗,淫(身之三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口四支),之身口七支而为二万一千,又配于贪瞋痴之三毒及等分之四烦恼则为八万四千,是即八万四千之律仪也,今言八万者仅举其大数而言之耳。见三藏法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山中之苦行者,绝五谷但食果实也。宋高僧传(智封传)曰:焂辞出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涧饮。...【扇提罗】 此云石女,无男女根故。...(传说)据南传善见律,王弟帝须初不信佛教,一日入森林,见群鹿交尾,疑比丘能制欲,还语王。王乃解此疑问,欲使归...【恚触】 p093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恚触?答:瞋相应触。卽五所断、六识身俱、瞋相应触。...(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八位。梵号怛他怛多诃婆,译言如来笑。密号曰欢喜金刚,破颜金刚。是为如来辩...(术语)八苦之一。别所爱者之苦痛也。如妻别夫时之苦痛是。...(术语)三善知识之一。谓给我衣食所须使我安稳修道行之善友也。止观四下曰:夫外护者,不拣黑白,但营理所须,如母...(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子题:根本波逸提、从生根本三突吉罗、从生覆藏六品吉罗、根本覆吉罗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次为说罪名。名有三种...【根所取色】 五根所取之色,即色、声、香、味、触五尘。...表现于外而又能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佛顶首楞严咒...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上很多人可能对佛教还是有误解,不仅仅说是正信还是迷信这种问...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大安法师答: 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时,又配合回纥兵收复了...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每逢读到苏轼《留侯论》中...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把我的贪、瞋、痴、慢、疑变成了戒、定、慧,这是可以转...科学界现已形成共识:全球暖化有可能毁灭人类,而人类拯救地球的时间已经不多。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肉食是全...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我曾问过一个人: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他说:我自己没有...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生一定要有很高的条件:往生一定要功夫成片,一定要清净心,一...
八万细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万法藏 | 下篇:八万四千塔 |
(术语)四生六趣也。归敬仪上曰: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
木食
扇提罗
阿育王弟七日为王
恚触
如来笑菩萨
爱别离苦
外护善知识
阿鞞跋致
忏波逸提法舍罪说罪名三种
根所取色
相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何为傲慢
禅师们的胆量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素食是冷却地球的最佳选择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