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一经之序分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而证信序者,共通其经以外之余经,故云通序,发起序者,特局于其一经,故称别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说者辞云:‘小比丘某甲致敬众僧足下,敬谢众僧。僧差诵律,三业不勤,多有忘失;愿僧慈悲,...以意识为近缘所生起之十八种受。全称十八意近行受,略称十八受、十八意行。即喜、忧、舍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行于色...【为处】 p117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为处者:作所依故。...(术语)梵语阿离野Ārya,译言圣者圣人。对于凡夫之称。谓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理之人也。涅槃经十一曰:以何等...专门说一乘妙理的经典,指法华经。...(物名)梵语Khaḍga,又作竭誐。译云刀或剑。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如是计都,朅伽,...(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术语)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于此一偈。大小乘八...(印相)一、无相三昧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众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相三昧印,二、有相...梵语 mārga-jāna,巴利语 magga-āna。缘道谛之智。十智之一。即缘道谛作道、如、行、出等四种行相,而断除迷惑之...【行时有五种业】 p0609 瑜伽二十四卷十九页云:云何行时有五种业?一者、身业,二者、眼业,三者、一切支节业...普贤行愿品...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傅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事俗累,不管是放得下娑婆世界的牵挂。断得了一切牵挂,才可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呢?中国禅宗特别是四祖开创的禅风形成了祖师禅,可以说,中国...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人逃过生死)。 第二相信人命无常(呼出的气息虽存,吸入的...
私下刚决定堕胎---远方长老就来电话有个孩子向他求救! 我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他自己的经历,他们夫妇已经有好几个...关于念佛,我们从静的时候学起,就是说:安静的时候会念佛。若初学念的人,在较吵的地方,较动闹的地方,恐怕他就提...
通别二序
【佛学大辞典】
上篇:通佛教 | 下篇:通序 |
(术语)谓乐慧不还果之圣者,于色界十六天中,或超越一天,或超越二天乃至十三天者。...
说戒师下座陈词
十八意近行
为处
圣人
一乘经
朅伽
娑毗迦罗
诸恶莫作
二印
道智
行时有五种业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慧律法师《世间人对佛教的误解》

百不管老媪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