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常恒修念佛三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凡夫为自己形体蒙种种之烦累谓之累形。寄归传二曰:有待累形,假衣食而始济。...(术语)众生之根性,性质也。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衣服)Haritaka,衣名。阿毗昙经下曰:阿力多柯衣者,织吉贝庸磨之多毛也。...指世间一切因缘所生之功德善法。对此而言,涅槃第一义谛则称无为功德。赵州录卷下十二时歌(卍续一一八·一六七上)...行事钞·尼众别行篇:“所以在沙弥后者,智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次应比丘后;佛以仪法不便,故在沙弥后。”资持记...(杂语)谓不久成佛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场。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四方的意思,如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僧之施物为招提僧物,四方僧的住处为招提住处。魏太武造寺,以招提名之,由是...(术语)年满二十由沙弥进而受比丘之具足戒也。...【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p0996 瑜伽十九卷十三页云:颂曰:惠施、令福增;防非、灭怨害;修善、舍诸恶;惑尽、得涅槃...意谓虽为鹿形,然能办道,有如人类。反之,虽为人身,以不能办道,有如鹿类,则贬称为人头鹿。出曜经卷十四以此事迹...梵名 Mahī?āsaka,巴利名 Mahijsāsaka。音译为弥沙塞部。又称正地部、教地部、大不可弃部。小乘二十部之一。相传...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问: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对你的母亲无论她对我们做什么,我们一定要对她孝顺。何以故?她就即...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住是针对生灭来说的,我们的心是没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还是很难生起出离心。尤其是处于末法的众生,当对于五欲六尘...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里不如法,那里不适意。只见境风浩浩,摧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干,感觉是对孩子好。其实这样子是害苦了孩子...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了一棵老树,里面现一个大洞出来,一个人坐在洞里,头发胡子都...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是我们修行的保证,持戒清净,修行就少魔障;定,是情绪的稳...
中国传统文化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净土宗十三祖师印光大师开示要以诵经、持咒和念佛号为主,...
常行三昧
【佛学大辞典】
上篇:常不轻菩萨品 | 下篇:常光一丈 |
一无常想 二苦想 三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五世间不可乐想 六死想 七不净想 八断想 九离想 十尽想 次八念而辩...
累形
机根
阿力多柯
有为功德
尼在沙弥后
不久诣道场
招提
进具
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鹿头人
化地部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