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寂灭者涅槃也。对于生死之苦而涅槃为乐。涅槃经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般若,梵语 praja,慧之义。五种般若之一。五种般若,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其中,境界般若指般若所...(术语)对于行佛性而言。佛性之理体为理佛性,可开发其佛性之行业为行佛性。以法相宗立有永不成佛之众生,违于涅槃...谓废舍言诠而直指其理。系法相宗所立。又作废诠辨实。与“依诠谈旨”相对。即废言诠之分别,直辨其实;所谓一真法界...子题:灭羯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不忏举者,然罪无定性,从缘而生;理应悔除,应本清净。而今破戒见四法,犯不...【生无自性性】 p0479 瑜伽七十六卷七页云: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所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羯磨疏·衣药受净篇:“言净施钱宝,易得衣物,不须更净者,由初得财,已入净故;今既换得,不是意外,本无贪附,即...(天名)Pṛthivi,地神名。即其真言也,以体字为真言之体。正音是他字门也,一切之法,皆有所依住处,故如来藏犹如...(名数)一切之菩萨,通发四种之弘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术语)慧现观谛理也。于见道十六心之位观上下八谛之理,谓之圣谛现观。此有二种,如小乘有部以十六心见道故,为渐...梵天所制作之文字之意。系古代印度所通行之文字。亦即由梵书(Brāhmī)字母发展而成之悉昙文字。依据印度之传说,...(界名)梵名Kāmadhātu,三界之一。淫欲食欲二欲强有情所住之处,名为欲界。上自六欲天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么个个性,难调难伏,这不是我...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柱山中,或于地狱中感受卧铁床、抱铜柱的燃烧之苦,或者转生于...问: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什么要这样? 法清法师答: 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主席、各位同学: 今天承贵大学佛学会之约,来此演讲,得与诸位欢聚一堂,谈论佛法,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今年三月初...问: 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介绍给不曾接触佛法的家属,但家人对于弟子送的讲经书籍和光碟...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人他这个报身尽了死了,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死后不会堕三恶...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宿生恶习作拉锯战,自觉力、省察力稍一薄弱,道心就退转了。好...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单是渊博的佛学者,身体力行的有德高僧,而且是妙语如珠,才华...
寂灭为乐
【佛学大辞典】
上篇:寂灭无二 | 下篇:寂灭道场 |
【异】 p1112 成唯识论二卷一页云:住别前后,复立异名。又云:异表此法非凝然。此依剎那四相释。又云:卽此相续转...
境界般若
理佛性
废诠谈旨
不忏举羯磨
生无自性性
净财易物不须更净
钵哩体吠
四弘誓
现观
梵字
欲界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法清法师:佛教为什么要叫人修忍辱
金明法师《用佛法来剖析人生》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