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虚堂录一曰:“逐鹿者不见山,攫金者不见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职位)禅林之称呼。司炭柴者。...(术语)八戒斋之异名。就在家之人而言。以在家之优婆塞优婆夷受持八戒而为布萨故也。在心曰护。在身口曰戒。护即戒...(名数)三部各有明王,佛部之明王为最胜金轮佛顶王,莲华部之明王为诃野吃利啭(马头),金刚部之明王为苏婆(胜三...指浅薄之证悟。摩诃止观卷七下(大四六·九九下):“端心正观,那得薄证片禅即以为喜,才见少恶即以为忧?” p651...(堂塔)在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侧,佛于此殿内说华严经九会中之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三会。若依旧经之八会,则为第...无量光明土的简称,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尊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之略称。为禅宗六祖慧能于韶州大梵寺坛上所说之法,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据夹注辅教编卷六坛经赞题...(术语)嘱托以事而累彼也。法华文句中曰:嘱是佛所付嘱,累是烦尔宣传。天台维摩经疏十曰:嘱是付嘱为义,累是烦劳...大乘起信论所载三种发心之一。于菩萨十信位中,以信心成就而入第十信位时,所起之直心、方便心、大悲心。(参阅“三...(术语)毗卢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为使众生入于法界而得决定智之法印。义释八曰:欲令此中普皆成就悉地...梵名 Kalandamahī,巴利名同。据大唐西域记卷九载,迦兰陀池位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北二百余步之处,昔时如来常在此说...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并且经常布施财物,帮助孤苦贫困的人,所以大家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在、过去、未来的种种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而想瞻仰佛...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包括把他人的痛苦也观照为自己的痛苦才能生出厌离心。可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跟前面的寿命无量愿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讲到正报,当...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你信了佛之后,你的父母、六亲、眷属,无穷无尽,盼望你救度,...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摊子上摆一个木桶,桶中有水,水里都是珍珠贝,每个珍珠贝卖七元美金,...
逐鹿
【佛学大辞典】
上篇:康僧铠 | 下篇:九色鹿 |
即同体大悲观。菩萨观察众生,与我同体,我即众生,众生即我,我与众生苦乐相共,故视生如己,广作佛事,不分亲疏,...
炭头
布萨护
三部明王
薄证
普光明殿
光明土
坛经
嘱累
信成就发心
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迦兰陀池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宿世业报
睡在棺材里的人

【推荐】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