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Paranirmitavaśavartin,天名。译曰他化自在天。玄应音义三曰:“婆罗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名数)迷界三道也,即惑业苦之三道是。...指佛及阿罗汉等证果者。佛、阿罗汉等皆具足诸胜功德,对彼等行供养则能生诸福德,犹如耕种田地而得长养万物,故比喻...(术语)粗恶之语。又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谓之粗言,又有劝诫之二门,诫门之教,谓之粗言。涅槃经二十曰:...旃檀,梵语 candana,巴利语同。又作栴檀树、真檀树、栴陀那树、栴弹那树、栴檀那树、真檀。本草纲目称为白檀、檀...(术语)观照诸法之空相也。仁王经一有观空品。天台仁王经疏中曰:言观空者,谓无相妙慧照无相境,内外并寂,缘观共...【住观于坐】 p0661 瑜伽二十八卷十五页云:谓若说言住观于坐;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未来所知诸行。所以者...云何爱别离苦?爱别离。谓诸有情等。可爱可乐。可喜可意。不与彼俱。不同一处。不为伴侣。别异离散。不聚集。不和合...禅林用语。挨,即强进;拶,即逼迫之意。禅家问答应酬互相交换意见知识,以期相互勘验悟道知见之深浅,作为向上之资...【此世他世乐忍】 p0617 瑜伽四十二卷十三页云: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忍?当知此忍、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住不放...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刚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里时,都会觉得很甜蜜、很美好,但最后一定苦不堪言。《四十二章经》...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严守,方有出轮回之望。然而弥陀大愿并未言及于此,显示无比...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活,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发展自己的抱负,追求自己的理想...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有五六天的禅修基础,心就慢慢开始回收,不会太散乱,应能比较...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之说。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
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人提问,说,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但是这个真如观,无分别智,完全不分别,修习无分别智对菩...问: 是否能够在念佛号之前祈求阿弥陀佛佛光加持,帮助我,驱除心中的贪、瞋、痴? 大安法师答: 持念南无阿弥陀佛...
婆罗尼蜜
【佛学大辞典】
上篇:婆罗婆叉 | 下篇:婆罗波提 |
(地名)国名。裸国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注。...
离生性
五净肉
分段三道
德田
粗言
旃檀树
观空
住观于坐
爱别离苦
挨拶
此世他世乐忍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债主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提不起就放下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