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相)又曰护身三昧耶。十八道之一。于真言念诵法,为欲行者之身,被金刚甲胄,防护邪神恶魔之怨害时所结之印契也。因而又曰甲胄印。十八契印曰:“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即成被金刚甲胄。所有毗那夜迦及诸天魔作障碍者,退散驰走,悉见行者光明被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险难皆悉无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法)念虚空藏菩萨而求记忆力成就之法也。闻持者见闻忆持不忘。其修法画虚空藏菩萨于圆满之月轮中,安置之于室内...【六观待】 p0296 集异门论十六卷五页云:六观待者:云何为六?答:一、观待色。二、观待声。三、观待香。四、观待...(术语)对于有情之称。草木土石等之无情识者。...【忍】 p0709 瑜伽四十二卷八页云: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注恒续;故名为忍。 二解 摄...指对于外在境物等所起之贪欲。属贪欲三种发相之一。又称外贪欲相。贪欲系欲求所好之他物,而起染污之爱着。据释禅波...(术语)大三灾之一。于坏劫之末,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二禅天,悉以洪水破坏之大灾也。...(术语)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对于净土而谓此娑婆世界为秽刹,秽土,秽国等。迦才净土论序曰:永辞秽刹。...二者相同为一,二者相异为异,不论偏于任何一方皆有所失,佛教遂主张中道,以矫此等偏失,故说“不一不异”。 p70...(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无始以来的生死。由于无明无始,所以生死也是无始。...(术语)善财童子,南行至名闻国,于自在主善知识所,习算沙法门。自在主言曰:我先于文殊师利,习学书算字印等法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宣称: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是在低声说:我有太多无明烦恼要去除 所以我选择学佛 当我说我...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谁呢?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一种,再找到适当的方法来调整。那么既...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固,因而具体落实下来,就是对日常生活中繁琐的事务不能一点一...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把常住的钱拿出去盖庙。老和尚就跟告状的弟子说:他干嘛不多拿...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无所谓。因为我们造的是好因,自得好果。 二:离别过方知道相...
被甲护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被 | 下篇:被位 |
(1271~1361)日本临济宗僧。会津(福岛县)人,俗姓平。初学天台,后从纪伊、出羽等师学禅。应长元年(1311)渡海...
求闻持
六观待
非情
忍
外贪欲
大水灾
秽刹
一异
理曼陀罗
无始生死
算沙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如是我闻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