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声闻乘之四向四果也。见诸仪轨诀影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三界中唯佛特为尊贵之意。佛智德具足,为三界所特尊者。[大智度论卷一] p4184...梵语 ālivgita。意译为拥抱,即男女拥抱之意。又作阿梨宜。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九(大三五·四七一上):“阿梨宜者,...(譬喻)女人为爱着之根本,能劫法财,故譬以贼也。智度论十四曰:执剑害人,是犹可胜。女贼害人,是不可禁。...戒本疏·持犯方轨:“前就止持制教门中,有二种位。”行宗记释云:“止持,制门中,云二种者,即下制止、制作;或是...【缘性缘起所缘】 p1304 瑜伽二十七卷一页云: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亦名:别行法 子题:白事法、受法法、报恩法、法事会坐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明别行法三种:一、 白事 离过者。律...(一)指愿望已满。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三五中):“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中...【欲爱】 p0983 如爱支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六十七卷八页云:又卽此爱、界差别故;复有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喜贪差别】 p116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憙贪差别、我今当说。缘依止受所生欣乐、说名为喜。缘生受境所起染着,说...(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一)梵语 khyātivijāna。为阿梨(赖)耶识之别名。乃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盖一切诸法皆依阿梨耶识而显现种种...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就是,反正成佛...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每件事都有一个因,没有...八十四岁的里奇是一名澳大利亚人,家住悉尼东部。在他家附近,有一座临海悬崖。自十九世纪以来,不少人选择在那里结...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三包括菩萨的方便行。这个般若思想,是佛为大乘根基宣讲的。《...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之人,又怎么数得清!其次,因耽于色欲而摧毁刚健身体、昏聩清...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遍满天下。无奈众生业深障重,慧浅福薄...从前有一条蛇,有一天,蛇头与蛇尾巴吵了起来,抢着要做老大。 蛇头对蛇尾说:我应当做老大,你要听我的。 蛇尾对蛇...
修行要务,立愿为先,建立大愿为当务之急。菩萨又向众弟子开示:你们都忧虑自己的身还纠缠在世网里面。就是在家居士...
八大丈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大 | 下篇:八大人觉 |
极七返有补特伽罗者谓即豫流,于人天生往来杂受,极至七返得尽苦际。...
特尊
阿梨宜
女贼
止持制门二位
缘性缘起所缘
依止三种别行法
满愿
欲爱
喜贪差别
慈悲
现识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这个寿命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

般若与人生佛教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蛇头与蛇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