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流派)Bhadrayāṇikāḥ,译曰贤胄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见饰宗记一本。...全一卷。略称法界观、法界观门。隋代杜顺述。本书原不被编纂为独本而收于藏经中,或谓本书系取自法藏“发菩提心章”...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有为及无为 二法俱无相 以无有相故 二法则皆空 有为法不以相成。问曰:何...(名数)净土十种之快乐也。...亦即以有漏法为缘取之对象。为“无漏缘”之对称。据俱舍论卷十九载,在九十八随眠中,灭、道二谛所断之邪见、疑、无...(术语)梵语尾贺罗Vihāra,毗诃罗,鼻诃罗。寺原为官司之名。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罗璧志余曰...指兜率天上以如意宝珠铸造之四十九重宝殿。又称四十九重摩尼殿。如意,梵语 mani,音译摩尼,故四十九重如意殿亦即...(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有自利利他之二释。就自利释之,则菩萨之大行,总离分别,如彼婴儿,故名婴儿行。就利...佛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种种的身体或是种种的事物。...(地名)北印度古王国名。阇烂陀罗国之东北地方也。西域记四谓多学大乘者。Kullūta。...立喻者,谓以所见边与未所见边和会正说。所见边者,谓已显了分。未所见边者,谓未显了分,以显了分显未了分令义平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需要愿就可以去了的。比如修五常、五戒能得人身;破五戒,则得...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一方面为...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方能缵步。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爱果之前相,犹如梦中,见无量种变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说...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者虽多,而发心出世者实少,不过行善事修福田,求来生果报。祖...(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太亲热。 (3)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老公。 (4)不要在老公面前...
真实
【佛学大辞典】
上篇:真解脱 | 下篇:真实明 |
(术语)诸佛如来自般若波罗蜜多生。般若波罗蜜多为诸佛之母,故称佛母。...
跋陀罗耶尼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观相门
十快
有漏缘
寺
四十九重如意殿
婴儿行
权化
屈露多
立喻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对父母做了少许不善,定得大苦报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三世因果的理解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