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以有漏法为缘取之对象。为“无漏缘”之对称。据俱舍论卷十九载,在九十八随眠中,灭、道二谛所断之邪见、疑、无明等六惑属于无漏缘,其余之随眠皆属有漏缘之惑。亦即苦、集二谛下之惑及修惑属于有漏缘,而灭谛下之四惑及道谛下之见取、戒禁取、贪、瞋、慢等五惑,因系重迷之惑,随起于无漏缘之惑后,不能直接缘取无漏法,故皆属于有漏缘。(参阅“无漏缘”5132) p245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为同伦,故曰俱伦。案五俱伦或作五拘邻,拘邻者,五比丘第一阿...譬喻五阴。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载,有人受王所逼而逃,有五旃陀罗(梵 candāla,巴同。译作屠者、执暴恶人等)持...梵名 Iksvāku,巴利名 Okkāka。译作甘蔗氏。为释迦族之祖先,居于印度河流域之浮陀落城。[慧琳音义卷二十六] p...【难行戒】 p1444 瑜伽四十二卷一页云:云何菩萨难行戒?当知此戒、略有三种。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亦名:与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比丘尼,多论三众同犯;二、非亲里;三、自送遣...密教之护摩法有五种之别,即:(一)扇底迦(梵 ?āntika),意译作息灾、寂灾。(二)布瑟征迦(梵 pustika),意译作...亦名:五利、开五戒、功德月开五戒、有功德衣五月得利、五月得利、迦提一月常开、一月常开五利 子题:夏竟、迦提月...(一)位于河北房山县西南。即石经山。因时有白云绕山麓,故称云居山。有五峰,号五台,唐金仙公主各建白石小塔于其上...(人名)阿阇世太子之别名。涅槃经三十四曰: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已断作意】 p0229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已断作意者:谓断烦恼后所有作意。...师子王,又作狮子王。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因修十种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而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无不调伏;犹...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是个人的认识知见也各存不同。此种情况自古皆有之。据经典所依...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们的外境,一切的物质世界;第二个是受想行识,它是一个精神层...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要帮助对方,舍弃不好心念的做法,让他真正安住在布施的善法中...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旨。 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法的微妙殊胜,魔王波旬知道后,即起恶念:佛陀在王舍城向比丘...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烟,没有实在的。万般皆是假,唯有往生真。永远记住:诸恶莫作...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家都习惯地称呼他明大和尚,他似乎也喜欢这样的称呼,因为这样...
有漏缘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漏道 | 下篇:有漏禅 |
尽十方虚空以为界,虚空无界,故无穷尽。...
五俱伦
五刀
一叉鸠王
难行戒
为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五种修法
迦提五利
云居山
善见太子
已断作意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罗汉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