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幽冥之神祇也。西域记二曰:“冥祇警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羯磨受具说结遍数与诸法不同 济缘记释云:“初中,善来、八敬,机教俱胜,不假叮咛,谓不须多遍。三语初受法...(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在祇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亦名:同住必遵圣法 资持记释云:“灭法过重,荷法功深。学者知此,当如之何?不值佛世,是当来余报。生地狱,即是...(传说)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三宝劝化乞索于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氎,以覆身体。见须达...为天台宗圆教之法。即体悟惑体融通,泯绝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之差别,而于同时伏之。 p5399...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又作独留斯经、特留念佛。为净土家特为揭出之主张,即谓法灭后,为化益众生,佛特于百岁间留无量寿经流布于世。无量...【取】 p0815 瑜伽八卷六页云:能取自身相续不绝,故名为取。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八页云:所言取者,谓诸...梵名 Agni。位于新疆之古国名。又作[亻*乌]夷国、乌耆国。以南疆东北部之喀喇沙尔(Karashar)为中心。其东为高昌,...(人名)Kapimala,罗汉名。付法藏之第十三祖。付法藏传五作比罗,摩诃止观一上作毗罗,佛祖统纪一作迦毗摩罗。摩揭...谓净居天之五种印。即:(一)思惟手,微屈小指与无名指,余三指舒散如三奇杖,头稍侧,屈手向内,以食指指颊。(二)善...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五册,卷前有《御制水忏序》(末署成于永乐十四年七...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现。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无敌,无敌就是心中没...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他幼年曾表现为喜...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话多心散乱! 来到寺院,首先要守规矩。 少说一句话,多念...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所引发的我们的欲望,它的这种过失忧患是非常巨大...
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祷鬼,徒增业障,有损无益。阁下...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所以这种悬记也就是符合着佛陀所说的成住坏空,一切法无常。...
冥祇
【佛学大辞典】
上篇:冥使 | 下篇:冥室 |
梵名 Vinaya-pitaka。三藏之一。又称毗尼藏。意译为律藏、调伏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之义。亦即调和控御身语等...
受具戒法说结不同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僧必依法
贫女施氎衣生天
圆伏
持律
特留此经
取
乌夷国
迦毗摩罗
五手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话多心散乱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