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福田之一。谓供养父母师长有恩德之人,则生福芽也。优婆塞戒经三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尚。”俱舍论十八曰:“害父母,是弃恩田。如何有恩?身生本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trtīya dhyāna,巴利语 tatiya-jjhāna。新译作第三静虑。为四禅之第三。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又作正知)...【出诸受事】 p0482 此亦静虑之异步名。瑜伽十一卷十页云: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谓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 p088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此中若修者:谓由了相作意故。若习者:谓由胜解作意故。多...亦名:终身药体 子题:呵梨勒、诃梨勒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尽形体者,僧祇,胡椒荜茇呵梨勒等。此药无时食气,顿...谓根机纯熟而堪受圆教之闻法。在天台宗中以圆闻为十信位之前、观行五品之初。若广泛言之,则“名字即”以上之闻法皆...(菩萨)Bhadrapāla,又作颰陂陀。贤护菩萨之梵名,颰陀婆罗之略称。...指修行之功果、阶段。亦为对未达圆融见解之贬称。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三二上):“辨不得,恐后人收落...【中际空】 p0360 瑜伽九十二卷二十页云:又于剎那生灭行中,唯有诸行,暂时可得;其中都无余行可得,亦无别物。是...(杂语)为报恩而奉财物也。...修密教观自在菩萨之心真言一印念诵法时,坛中安置书有悉昙字 (hrīh,纥利俱)之香炉。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梵语 paca cīvarāni,巴利语同。又称尼五衣。即僧伽梨(梵 savghātī,巴同)、郁多罗僧(梵 uttarāsavga,巴同...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喝了酒就壮了胆,就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欲方便开演,则尘说刹说,说之终不能尽,今又安从宣扬起耶?夫...
【经文】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
太虚大师痛感早期佛教改革运动之失败,并为反击社会上认佛教为消极厌世的偏见,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相对以往重鬼神...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
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施了吗。不是说布施才能得福吗。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和布施...
我在五台山时候,有很多人到山上问我,说:师父,我念佛好多年了,我临终能生极乐世界不能?我说:你怎么问我这个话...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有礼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随时都可以来,所以有人来寺院,我...
恩田
【佛学大辞典】
上篇:骨锁天 | 下篇:恩河 |
(譬喻)水沫与水泡为一物,焰为阳焰。譬世间法之虚假不实。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
第三禅
出诸受事
若修若习若多修习
尽形寿药体
圆闻
跋陂
功勋
中际空
报赛
纥利俱字香炉
五衣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观无量寿佛经》第六观:总观想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