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天竺相传此菩萨为化作蚕虫之人。养蚕之神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兰若安坐受食戒制意、有难兰若受食戒制意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提舍尼四)兰若安坐受食戒。凡在兰若,须...亦名:手口二受生十七罪、二受生十七罪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一、总示)生罪者,本无二受,不生其罪;由加两受...天台宗三种止观之一,即先修数息观,渐进而修至极的实相观。...(天名)Vajrapāṇibalin,译曰金刚力士。或坛经曰:跋阇罗波尼,梁言金刚。婆里卑,梁言力士。...【三种大罪差别】 p020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十七页云:问:此说破僧虚诳语为最大罪。余处复说意业为最大罪。余处...(名数)九种之大乘禅也。此为不共于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禅定: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术语)依显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法身性具之法,故云为法身。依密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大日法身之三昧耶形,故...如来有自在的神力,故云如意佛。...(人名)宋左街十方净因禅院禅师道楷。得洞上之宗于投子山义青禅师,徽宗赐紫衣,固辞不受。帝怒,下之狱。后被放逐...(名数)胎藏界曼荼罗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刚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三世王与胜三世王之二尊,降世与胜世其义一...指密教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之第六会。此会位于中央之上方,乃为显示第五会之四印会,使四曼不离之实义更明了,故住于...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佛说弥勒下生经...维摩诘所说经...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约因来说,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诸位大德、在家居士,大家阿弥陀佛。看到佛学院蒸蒸日上,真是非常欢喜。 太虚大师说:佛教的僧...
以此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时,必造恶业。既造恶业,难逃恶报。如置毒于醍醐之中,便能杀...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萨道,你要放弃你的感受!如果你还在乎你的感受,你...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常常去打架,打劫人家的财物。他的一个舅舅是一个佛弟子,看...泰国的昧明禅师近日颇受弟子们的非议和斜视值更的僧侣们多次看到,在月明星稀的深夜,有一个苗条妖冶的女子偷偷摸摸...
马鸣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马胜 | 下篇:马鸣 |
【自体色与根所取色】 能造四大造作一切色法,但所谓一切色法,不出‘自体色’与‘根所取色’两大类。一者自体色就...
恐怖兰若受食戒制意
四药二受生十七罪
渐次观
婆阇罗波尼婆里卑
三种大罪差别
九种大禅
森罗万象即法身
如意佛
芙蓉道楷
三部降三世
一印会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慧律法师《顿悟本心》

净土行人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