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遗骨也。旧杂譬喻经下曰:“昔有人死后魂神还,自摩其故骨。过人问之,汝已死,何为复摩故骨?神言此是我故身,身不杀生不盗窃,乃至不瞋不痴,死后得生天上,所愿自然,快乐无极。是故爱重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守园人 行宗记·释三十舍堕法:“僧伽蓝民,即守园人。”(戒疏记卷一一·五七·二) 资持记·二衣总别篇:“...(杂语)自如来之五指出五师子也。涅槃经十六曰:如提婆达多教阿阇世愿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阇世王...亦名:当分互用 子题:但违施心得互用罪、寺庄、硙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当分互用。谓本造释迦,改作弥陀;本作大...(术语)Stū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薮斗婆,旧称薮偷婆、私鍮簸、数斗波、鍮婆、塔婆、兜婆、塔、浮图等...开,开除之意,即开除执着;显,显示之意,即显示真义。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关于法华开显之思想,于...五识合离取境。 一、合中取境 鼻舌身三 二、离中取境 眼耳二...梵语 dhyāna-maula。又作根本禅、根本等至、八定根本、八根本定。略称根本。四静虑(四禅)与四无色定等八者各有根...【于怨害有情所修摄受想】 p0754 瑜伽四十二卷八页云: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摄受想?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梵语 sandha 之音译。意译作黄门。指男子无生殖器者。有先天(本性扇搋)与后天(损坏扇搋)二种,各相当于五种不能...(人名)国王名。对劳度差婆罗门请一偈,为以千钉钉身。见贤愚经一,经律异相二十五。...“共种子”之对称。又作不共相种子。指能变生一人受用之法的种子。即五根种子。五根之胜义根不通于他人,故为不共中...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龙藏本)...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问: 我们若是做错了事,应怎么忏悔? 答: 迷途知返。杜绝一错再错。 忏悔过失和罪障。若是错了不改,好比船到江心...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两位佛,请问师父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工作的关系?请问是否应该在没有往生前成就一番世间的事业,还...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魔,就知道修行的道路是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魔子魔孙,...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褴褛。饥渴难耐的逃犯在一个水果摊前久久不想离开,摊上的桔子...问: 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属操业不规青楼之女...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 所谓的魔法,魔...
故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故思业 | 下篇:故骨如山 |
有情生存之世界(三界六道),充满苦,故有“苦界”之称。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大三七·二五八上):“阎浮总恶,未...
僧伽蓝民
五师子
三宝物当分互用
率都婆
开显
五识取境
根本定
于怨害有情所修摄受想
扇搋
毗楞羯梨
不共种子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若是做错了事要怎么忏悔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屠夫、妓女皈依佛后就能不堕地狱吗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