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余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诸师各异其说,王颇惑于去就,以问胁尊者。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三藏。王听之,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萨以为上座,充为五百人。以迦湿弥罗国四周皆山为要害之地,物产丰饶,迦腻色迦王,率诸阿罗汉至此国,建立伽蓝,使结集三藏。三藏各十万颂,总为三十万颂,称九百六十万言,是大毗婆沙论也。王遂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以石函缄封,建塔而藏于其中,命药叉神守卫其国,不使外出,求习学者,使就中受业。见西域记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悲华经中说,释迦佛以前在宝藏佛之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即 一、或犯重邪见之四众,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恨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二. 恨者怨恨,怀恶不舍,引起极度烦恼。《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恨,...【八种着】 p0069 瑜伽八十四卷七页云:此中著者:谓八种着。于非有中,作愁忧着。于现在世所摄有中,有五种着。一...指口赞诸佛菩萨之功德,乃三业供养之一。[法华文句卷二之下](参阅“口业”745) p746...【不随顺同分而转】 p0338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于诸戒、见、轨则、正命,皆不同分;名不随顺同分而转。...(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罗识也。...五停心观之一。又称因缘观、缘性缘起观、观缘观。即观十二缘起之连环相续,系用以对治众生愚痴烦恼之观法。(参阅“...坐像之一种。坐时两足垂下,或平行或交叉。另有丁子坐,则仅垂一足,另一足屈于股上,称为半跏像。 p4024...(杂语)梵语曰翳鍐Evam,指物之词也。又印可之辞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如是者指示之词。胜鬘宝窟上本曰:印述之辞...即身远离与心远离。修行佛道之际,为使身器清净,故须远离身心二种之恶。如对外界断绝恶友之交游者,为身远离;于自...(杂名)金波罗华之略。即金色之莲华也。...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楞严咒注音版...有一个病人到医生处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笺给他。这个人对这位医生非常有信心。他回家后,在祈祷室供上了...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中:自小受父母宠爱;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分配到大型国有企业工...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一、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在别人的影子下活着,永远只能做别人的影子。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身后人云亦云,你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立场。要成就一番...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了得生死,却不是每个人做得到的。老和尚曾经对我们有过开...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到底我如何修行好?那么表示大家对用功和修行这两个层次弄不清...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大安法师答: 虽然没有进行形式上的皈依...
迦腻色迦王结集三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迦频阇罗 | 下篇:迦昙波 |
(植物)劫波树之略。金刚顶经四曰:西方国王长者以种种华香璎珞装挂树上,布施一切,此名劫树。...
袈裟五德
恨心所
八种着
口业供养
不随顺同分而转
八九二识
缘起观
倚像
如是
二种远离
金华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医生的处方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