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谓忌日之斋食也。敕修清规达磨宿忌曰:“率比丘众,营备香馔,以伸供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基于理趣经之经意,以理趣经曼荼罗为本尊,系灭罪、息灾、敬爱等所修之法。关于本尊,或谓五秘密,或谓段段之尊、般...梵语 patta 之音译。绢之大幅无条相者,称为钵吒,系用以裹身者。意译作缦条、缦衣。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三(大二三·...【瞋恚盖】 p1321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一肘】 人一尺八寸,佛三尺六寸。言一围者,庄子音云:径尺曰围。言一仞者,说文云:仞谓申臂一寻也。史记并...【无犯】 p1043 瑜伽六十八卷九页云:云何无犯?略有四种。一、初业,二、颠狂,三、心乱,四、苦受所逼。 二解 瑜...又作随宜转用。乃指某一法门,得随其义之所宜,而方便转用至其他者。[止观私记卷七] p6354...位于浙江绍兴县南十八公里处之云门山中。又称云门山显圣寺。于明代,以曹洞宗之湛然圆澄为始,继有同宗之尔密明澓、...【身器清净三因】 p0678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三页云:诸有欲于修精勤学者,如何净身器、令修速成?颂曰:具身心远...业由心造,境随业转。心有净染,故境有自在及不自在。染心为业所拘,则境不能自在。净心无所挂碍,则境随心自如。故...【心无忘失】 p0351 瑜伽九十一卷七页云:若由此智、能断烦恼及烦恼断;当知是名心无忘失。...【性境不随心】 对于三类境,玄奘三藏有偈子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宗镜录》...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的法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行法,许多贪图便宜的人,也都偏爱...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只是遍缘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善问。但...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tao),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贞...问答辑 问:有人说参禅是上根利智所修,净土则三根普及,此话对否? 答:参禅不分上中下根,也是三根普及,最主要有下...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石头还会出汗吗?」 本份事是成佛、开悟、解脱、救度众生等的...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客也。述流寇事颇悉。相与叹劫数难移。僧曰:以我言之,劫数...
香馔
【佛学大辞典】
上篇:香炉箱 | 下篇:契此 |
(譬喻)以譬佛之教法度人也。...
理趣经法
钵吒
瞋恚盖
一肘
无犯
随义转用
显圣寺
身器清净三因
自在不自在
心无忘失
性境不随心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推荐】十种恶行会让你来世变丑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光大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
圣一法师方便开示
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