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随愿往生经,地藏本愿经等说,为他作追福,则他得一分自七分全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乃对念佛而论自力定、散诸行之谓。杂善,指念佛以外之自力善根,如持戒、造像、造塔等善行。随缘杂善即指顺应机缘,...【七事觉知阿毗达磨藏义】 p0065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四页云:有余师说:应以七事觉知阿毗达磨藏义,谓因善巧、缘善...谓恶作、恶言二种突吉罗罪。恶作者,非如法之举止;恶言者,非如法之言语。(参阅“突吉罗”3924) p193...【非堕摄界】 p0715 瑜伽四卷一页云:非堕摄界者:谓方便,并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意显此法不堕三界中,...元代僧。晋(山西)人。字仲宝。金末,避乱至内黄(河南)。工诗善画,有以笺素请其诗画者,师则随手应之不厌,士林...(术语)Nirodha-āryasatya,四谛之一。梵曰尼楼陀,译曰灭。灭为灭无之义。以择灭无为(即涅槃)为体。涅槃者,生...【绮语】 p1295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绮语?谓起绮语欲乐,起染污心,若卽于彼起不相应语方便,及于不相应语究竟...(杂语)里程名。法华经药王品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同嘉祥疏十一曰:一箭道者,二里也。...(术语)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三身,其报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于自受用而名为应身,...(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槃,又计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奘门四哲】 此为玄奘门下成就最高的四位弟子. 玄奘门下上座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人称奘门四哲。神昉是新...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礼佛大忏悔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 这件事情被其他...众生最爱惜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不论是以强、中、弱哪一种贪嗔之心,杀害哪怕一条生命,也会使它遭受剧烈的痛苦。因...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像洗掉,这样我就放心犯戒也没关系啊!只要再念佛洗掉就可以了...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大蜘蛛钻出来捣乱。没办法,他只得向老和尚请教。 小和尚说:...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资粮。佛教的各种经论中,都有关于财富的论述。 一、佛陀对财富的看法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成为吃喝玩乐的功利主义。相反的,如果有了禅定...
七分全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心界 | 下篇:七母天 |
(人名)Amoghavajra,沙门名。宋高僧传一曰:阿目佉跋折罗,华云不空金刚,其先北天竺婆罗门也。...
随缘杂善
七事觉知阿毗达磨藏义
二吉罗
非堕摄界
圆琛
灭谛
绮语
一箭道
胜应身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奘门四哲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杀生果报事例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企业的保富之道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佛教的财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