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之成身会,于五十三尊外加金刚部之二十天而为七十三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明行圆满】 p0806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八页云:明行圆满,所谓三明。遮行,行行,皆悉...(界名)Akaniṣṭha,天名。译曰色究竟。色界之最顶也。玄应音义八曰:贰吒或作阿伽尼沙托,或言尼师吒,皆梵音轻...释尊的德号,因佛在三界之中无畏自在,好像兽中的狮子王。...【苦苦性】 p0841 如三种苦性中说。 二解 杂集论五卷九页云:云何苦苦性?几是苦苦性?为何义故,观苦苦性...【布萨】 大论:秦言善宿。南山:此云净住,净身口意,如戒而住。六卷泥洹,翻云长养。长养二义:一、清净戒住...【恶说】 p1157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于不顺言,性不堪忍;故名恶说。...(杂语)即一念已逾海外之意。传灯录曰:有僧问盛禅师如何是觌面事?师曰:新罗国去也。东坡诗曰:我生乘化日夜逝,...【正等持迹】 p0503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四、正等持迹。谓能持慧蕴解脱解脱智见蕴法义,故名迹。若未生未证者,令生...心所有法的简称,也就是为心所有的各种心理现象,共有五十一法,即遍行五,别境五,善心所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六缘成犯:一、比丘失夺三衣。二、非亲居士。三、为失夺故施,若非随受不犯。四、知为失夺故...嘱托弘通该经之品名。通常置于经末,如文殊师利问经第十七品、维摩诘所说经第十四品,皆为嘱累品。但法华经二十八品...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佛教常将莲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征,这本身就说明了化烦恼为菩提的重要性,没有菩提,我们就不会开悟!没有...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更忽略责任之重要性。所谓发心容易持久难...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 我们能够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摄受,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做不到。 为什么要这样思...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出家师父都没有持戒的了,师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大安法师答:...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知道,无论贫富贵贱,人生必须面对...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呢?我们简单地把十二因缘的整个内涵解释一下。 这个十二因缘...
七十三尊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十二岁 | 下篇:七十五法 |
【加行无分别智】 p0526 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此中加行无分别智,谓诸菩萨,初从他闻无分别理;次虽未能自见此理;...
明行圆满
贰吒
释师子
苦苦性
布萨
恶说
一念逾新罗
正等持迹
心所
过分取衣戒犯缘
嘱累品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达摩大师传授入禅门的四句口诀
烦恼即如来种

佛教的社会责任

恳切至诚念佛诵经,决定可以消除宿业病苦

【推荐】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怎样面对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