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Vitarka,译曰寻。粗心于境寻求,谓之寻,细心于境伺察,谓之伺,此寻伺旧名觉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毗怛迦,此云寻。毗遮罗,此云伺。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故言寻伺。旧名觉观者,案梵本菩提名觉,毗钵舍那名观。译人不寻梵语,致斯乖失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维摩诘,借师子座于须弥灯王佛。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过东方三十六恒沙国有世界,名为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术语)破无始之迷妄,开真实之知见者。观无量寿经曰: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杂语)佛菩萨等尊贵之容貌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跪七宝阶,瞻万德之尊容。...【成熟有情行】 p0666 如四菩萨行中说。 二解 显扬三卷五页云:四、成熟有情行。谓四摄事,总摄说为成熟有...【三种精勤】 p0178 瑜伽二十九卷十九页云:精勤复有三种。一、止息犯戒精勤。谓能远离一切不善身业语业。二、止息...(修法)阿閦佛之修法也。其作法为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一卷。...(1634~?)明末曹洞宗僧。准郡人,俗姓袁。世称古岩兴莞禅师。师初生时,闭口拒不食乳,母焚香拜祷许以素食,方食...大论即大智度论,其所载十种戒,称为大论十种戒。即:(一)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十烦恼相应】 p0117 瑜伽六十七卷一页云:此十烦恼,谁几相应?贪与瞋痴,定不俱起。爱憎二境,必不同故。于境不...(人名)天台章安大师。名灌顶,字法云,章安人。天台之法嗣。玄义文句止观三大部,皆成于师之笔。唐贞观六年八月七...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一处冷炕。冬寒夏炎的,日子过得凄惶。一天,有一个外地商人路...从前有一条蛇,有一天,蛇头与蛇尾巴吵了起来,抢着要做老大。 蛇头对蛇尾说:我应当做老大,你要听我的。 蛇尾对蛇...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生的。我们来...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也就是实相法性的称...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决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与慈悲 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明清以来一座皇家寺院,取名叫万寿寺,就是希望福寿康宁,...
毗怛迦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毗奈耶 | 下篇:毗首羯磨 |
【一分障】 p0003 辩中边论上卷十页云:一分障者:谓烦恼障。障声闻等种姓法故。...
须弥灯王佛
大悟
尊容
成熟有情行
三种精勤
阿閦佛法
兴莞
大论十种戒
无差别
十烦恼相应
灌顶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蛇头与蛇尾
18种喝茶方法损害健康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