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Bhikṣu,又云煏刍。同于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馑男,熏士,道士等。出家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刍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而清净活命故也。破烦恼者,以修圣道而破烦恼故也。净持戒者,以受持尽形净戒故也。能怖魔者,以必入涅槃使魔畏怖故也。智度论三曰:“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复次,受戒时自言:我是某甲比丘,尽形寿持戒,故名比丘。复次,比名怖,丘名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言是人必得入涅槃。”维摩经佛国品注曰:“肇曰:比丘,秦言或名净乞食,或名破烦恼,或名净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该此四义,秦言无一名以译之,故存本名焉。”玄应音义八曰:“除馑,旧经中或言除士,除女。亦言熏士,熏女。今言比丘,比丘尼也。案梵言比丘,此言乞士,即与除馑义同。除六情饥,断贪欲染也。以善法熏修,即言熏士,熏女。”释迦谱七曰:“凡夫贪染六尘,犹饿夫饭不知厌足圣人断贪染六情饿饥,故号出家为除馑。”南山业疏三曰:“中梵本音,号曰煏刍。此传讹失,转比丘也。”探玄记十八曰:“比丘者,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刍,或云比丘。此无正译,义翻有三:谓怖魔,破恶,及乞士。”然有以苾刍为草名者,亦一说也。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一曰:“吾吉祥草,矩舍(此言草),摩贺矩舍,室哩矩舍。世尊因地修行时,常卧此三草也。苾刍矩舍,悉党矩舍(此言白),世尊因地修行时,常枕此二草也。”慧琳音义二曰:“苾刍草名也,僧肇法师义苾刍有四胜德。”俱舍慧晖钞,翻译名义集,释氏要览等皆以为草名(业疏济缘记三之一,言世中妄传是草名者,讹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病譬八万四千之烦恼。智度论曰:般若波罗蜜,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忿恨的心打成了结,很难消解。...(术语)不固守戒律。如在家之菩萨是也。...(界名)焰为梵语,又云夜摩,欲界中第三重之天处也。...破坏佛所制的戒律的人有五种的罪过,即自害、为智所呵、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物名)饰以宝玉之天盖,佛菩萨及讲师读师之高座上所悬者。维摩经佛国品曰: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精,与五百长...(人名)Dharmakāla,又曰昙摩诃罗。译曰法时。天竺沙门。魏嘉平中至洛阳,译出僧祇戒心。高僧传一曰:昙柯迦罗,...梵名 Deva?arman。意译作天寂、贤寂。为小乘说一切有部论师之一。中印度鞞索迦国(梵 Vi?aka,巴同)人,约于佛陀入...【非已思应思现量】 p0718 瑜伽十五卷九页云: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复有二种。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术语)三大之一。言真如之体,有生一切诸法善恶因果之大作用也。起信论曰: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行宗记释云:“彼云,过去世时,此界劫尽,时诸众生,生光音天,后世界成,还从天降,身有妙光,神足自在,有自然地...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楞严经五十阴魔章...《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再看开权显实,看第二段。 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
你在没有办法中,还有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可以依靠,有什么好怕的? 炮火连天,兵荒马乱,有人吓出了毛病,整天心神...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慧律法师答: 修行要解跟行并重,如果没办法参与道...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没读过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在念佛堂不打佛七时,她就成为素...感冒虽不算什么大病,但不注意防治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病,所以有人称感冒为百病之源。俗话说得好:晚治不如早治,早...
苾刍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苾力叉慕里迦 | 下篇:二苾刍 |
【思已业】 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
八万四千病
忿结
戒缓
第三焰天
破戒五过
宝盖
昙柯迦罗
提婆设摩
非已思应思现量
用大
最初犯戒者宿缘故先起漏过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智者的四句话

【推荐】印光大师讲故事
肯定自己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