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前堂之第一座统领前堂者。位次亚于住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慈童女长者之子也,慈童女为长者之名,非为女人。杂宝藏经一曰:佛于过去世为一慈女,由事发愿,愿一切受苦...(术语)自诸法实相上言之。罪福皆无定实之主,平等空寂也。观普贤经曰: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如是。维摩经不...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有颂...【诸行无我决定】 p1351 瑜伽八十五卷九页云:云何诸行无我决定?谓去来诸行,尚定无我;何况现在。所以者何?未来...(术语)Praśākhā,又作钵罗赊佉。胎内五位之第五,托胎后第五之七日至于产出之位也,译曰支节,又曰支分。眼耳...十一识之一。即尘识。尘识系由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转作之识,故称应受识。[显识论](参阅“十一识”328...【已灭法】 p0229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已灭法云何?谓过去法。...(一)指葬祭场。[敕修百丈清规卷七亡僧板帐式条] (二)指涅槃台,即置棺之台,又作化坛。(参阅“化坛”1328) p95...(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术语)言得一位,则同时得一切位也。为华严经所明。与一门普门同。探玄记一曰: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佛说缘起因果俱别】 p0656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页云:复次诸契经中,佛为所化,说缘起法;或因为门,或果为...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而有人却偏偏喜欢去做,以身殉之,至死不知悔改的,那就是色欲...台湾是全球素食者比例相当高的地方,素食餐馆的数量相当的多,有从大陆去台湾旅游的素食者去之前担心难以找到素食馆...
外道,我们看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其实它这个外道不是我们现在的外道了。现在外道是没什么章法,古时候印度的...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种人,说天地间生物是应当人吃的;又说如果人不去吃,那猪、羊...《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世尊用芬陀利花来比喻我们念佛...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
前堂首座
【佛学大辞典】
上篇:前堂 | 下篇:前资 |
祈祷药师如来所用之五色神幡。以得延命增寿之益,故有此名。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六、经律异相卷六等载,阿育王曾于重病...
慈童女长者子
罪福无主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
诸行无我决定
钵罗奢佉
应受识
已灭法
山头
佛眼
一位一切位
佛说缘起因果俱别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何以应当戒杀?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