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色界之禅定,有四重,此乃第二重之禅定也,定心微细,无寻伺之心所。于三受之中感受喜乐之二受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烦恼之习气也。已断烦恼,犹有其残气而不如法者,如难陀以淫欲之习故,虽得阿罗汉,然坐于男女大众中,眼先...【语具圆满】 p1283 瑜伽二十五卷三页云:云何名为语具圆满?谓彼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植物)一作毕跛。毕波罗之略。毕钵罗树或毕钵罗窟也。...日本佛教遗物之一种。塔婆之一种。于扁平细长之石上刻二三横线。其上方刻山,下方刻佛菩萨之种子或佛像、佛名,并载...凡八卷(又作二卷)。略称敕修清规、百丈清规。元朝东阳德辉编,全悟大欣及学业沙门等共校正。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十信】 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亦名:阎浮、赡部 资持记·释结界篇:“剡浮、阎浮、赡部,皆音转也。方志释为轮王居处。以四轮王咸居此故。金轮统...(人名)南宋龙舒人。字虚中又称龙舒居士。为国学进士,着六经训传数十万言。一旦弃之,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术语)Māra,又作么罗。略云魔。...(职位)Karmadāna,梵语羯磨陀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三纲之一。维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陀那之那。又称为纲...【五种毗奈耶所随行法】 p0287 瑜伽九十九卷十页云:复次应知略有五毗柰耶所随行法。依毗柰耶勤学苾刍,随行于彼。...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知道释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缘故。 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正坐,翻开碗。(图五、图六) 首先将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心即是身,身心相互连结,两者无法分开,因此,愤怒不仅仅只...
爱与你相遇的每个人。每一个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启示。你给予他们,同时你也被给予――给他人或自己给予。这是个并不神...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之乐。人生世间,超升最难,堕落最易。若不...
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过去,印度多在都城郊外选择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僧...功利思想弥漫的社会,一切都在向钱看。人们往往以收入多寡、职位高低来衡量人的价值。 我承认有钱的确好办事,但是...
二禅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增菩萨 | 下篇:二禅天 |
(地名)Aciravatī,流于舍卫城外之河名。...
烦恼习
语具圆满
毕钵
板碑
敕修百丈清规
十信
剡浮
王日休
魔罗
维那
五种毗奈耶所随行法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王博谦居士《学佛浅说》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每个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启示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